第18章 臨終拖孤 迷失湖畔(1 / 2)

“皇上過獎了,卑職區區莽夫之力,都是皇上運籌帷幄,才有今天我朝之統一繁榮。”匡胤謙虛道。

“匡胤,你也知統一才有繁榮,統一,民眾方可安居樂業,”柴榮有氣無力的停頓很久繼續說道:“我有一事相求,望愛卿能出手相助。”

“皇上何處此言,末將跟隨你多年,為皇上出力乃我等份內之事,皇上盡管吩咐,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太子還小,繼位後望你能像跟隨我一樣繼續輔佐犬兒,繼續完成統一大業,如有一日,如有一日,傳國玉璽重新出現,”柴榮一說道玉璽仿佛精神了許多,坐起繼續對匡胤說:“玉璽重現,定要盡力取之,沒有玉璽,國無吉象啊。”

“皇上放心,尋找玉璽,振我大周,乃我等眾臣畢生大事,定會鞠躬而後已。”

“如有一日,如有一日.......”柴榮不停的咳嗽,似有重要話要對匡胤說,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匡胤見其及其虛弱,連忙起身扶皇上躺下休息,君臣倆人沉默良久,匡胤見皇上似乎睡著便自行告退。

第二天,柴榮駕崩,一代明君,隨風而去,其七歲幼子柴宗訓繼位,其他節度使見幼主和朝廷無能,愈發囂張,可礙於匡胤仍忠於幼主,大家都表麵呼其萬歲,聽從朝廷,暗地裏結黨營私,卻風起雲湧,山雨欲來。

而此時的江湖,因中原在郭威,柴榮兩代明君耕耘下,民眾生活開始安定,上天也眷顧,未發生較大自然災害,故丐幫人數驟減,其他幫派弟子也都安於現狀,整個中原武林,一片祥和之象。

倒是陳三丈,機關算盡仍與盟主之位相距甚遠,久而久之,抑鬱成疾,神經錯亂,成了陳三瘋,整日帶著幾個丐幫小弟,到處打聽亂挖,邊挖邊口中念念有詞:“找到玉璽就可做盟主。找到玉璽就可做盟主。”武當林有成自上次武當選盟主之事未成來,深刻反思,潛心修煉,“知進退,懂容忍”之意,已成一代高風亮節之大俠,對盟主一事早已雲淡風輕。可江湖畢竟是江湖,再太平的天下,江湖仍有紛爭,大家經過這幾年的分崩纏鬥,還是覺得需要位有大局觀功夫上乘之人出來做盟主,主持大局才能讓武林門派各安其事,少些爭鬥與仇恨。於是各武林豪傑一致商議,還是讓武當掌門林有成發出英雄帖,以上次同樣的方式選出大家認可的盟主。

當身在兵營匡胤也得到“八月十五,新選盟主”的消息後,唏噓不已,想當初自己也曾當過片刻盟主,而造物弄人,如今自己已是官服加身,統領朝廷王師之人。想想如成了盟主,不知又能帶領多少英雄豪傑,雖不能比較,但匡胤覺得現在的自己更能實現京娘心中的國泰民安,很想再次上武當,可礙於太尉身份,沒法成行。夜晚跟婉兒商量,婉兒聽說又在武當選盟主,多年未上自己成長之地,很是想念,堅持要去看看。匡胤雖身為朝廷命官,但多認識幾個武林道中之人,也未嚐不好,或許哪天落難時能得到幫助呢,人的命運在這動蕩年代沉浮太快,多做準備無患。於是同意了婉兒重上武當的請求,派了幾個趙家高手陪同前往。

婉兒甚是歡喜,自嫁與匡胤來,整日悶在家中,很少出去走動,本是江湖兒女,心仍向往那片天空,高高興興的一行人朝武當開去。

由於婉兒久未行走江湖,又養尊處優過了斷日子,所以一路上多有不適,行路也慢了許多,婉兒心中暗想,難怪乎人們都向往朝堂,追求官史,自己短短跟隨匡胤兩年時間,就被養成這般嬌氣,一代俠女成了一襲貴婦,再如此下去,恐將像朝中宮女一樣,隻爭恩寵,不知劍戟了。

看到一路上各路英雄仍馬不停蹄向武當方向簇擁,自己獨淡然欣賞沿路風情,心中甚是淡然,更想到匡胤曾為了救自己當過半柱香盟主,愛慕之心,再次油然而生。

當婉兒一行人走走停停趕到武當山下時,已是八月十六,錯過武林大會,本想繼續上山去看看,可一想到義父被逐,自己在議事堂被塞北勇士箭指咽喉,傷心之情馬上陡增,便決定不再上山,向路人打聽些關於選盟主之事後打到回府,向匡胤彙報去。

此次出來行走心情與以前完全不一樣,自己已成匡胤女人,太尉夫人,沒有原來尋仇人的急切,更多是心上人的牽掛,所以婉兒一路行走,一路甜蜜,返程也就用了更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