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從難、從嚴、從實戰需要出發,是江澤民指導軍隊教育訓練的一貫主張。他強調,要進一步提高我軍的訓練質量,貫徹訓戰一致的原則,著眼於提高部隊的整體作戰能力,從難、從嚴、從實戰需要出發摔打部隊。軍事過硬就是要靠訓練,靠嚴格的訓練實現人與武器的結合。要端正訓練的作風,在訓練場上不能有半點的虛假。戰爭是要流血的。平時訓練,必須堅持戰訓一致的原則,不搞形式主義和花架子。要結合未來作戰的要求,把我情和敵情搞透,把作戰任務和戰場環境搞透,做到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練一招是一招。江澤民指出,訓練不僅要著眼於提高官兵的技術、戰術水平,同時要著眼於練思想、練作風、練意誌,培養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還要特別注意通過科技練兵培養和造就大批新型軍事人才。培養具有良好的智能、技能、體能和犧牲精神,能夠適應未來戰爭嚴酷環境考驗的現代軍人,要靠嚴格的訓練。也隻有通過嚴格的軍事訓練,才能實現人與武器的有機結合,使官兵掌握打仗的本領,增強立足現有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的信心,才能在廣大官兵中培養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和鐵的紀律。軍事訓練抓得緊,部隊就不會鬆鬆垮垮。反之,不要說真正用得著的時候拉不出去,就是平時也很難管理。總之,“‘打得贏’是部隊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科技練兵的根本目的。搞好科技練兵,必須圍繞解決軍事鬥爭準備的重點難點問題、緊貼實戰需要開展,堅持從難從嚴,加強針對性訓練,努力縮小訓練與實戰的差距。”
要瞄準高技術戰爭的前沿課題,加強針對性訓練。江澤民在1996年12月的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指出:軍事理論研究的成果,武器裝備的發展和編製體製的調整改革,最終都要通過訓練才能形成現實的戰鬥力,因此,必須堅持把教育訓練擺在戰略地位。在一個相當長時期內,我軍的武器裝備整體上還是由少量先進技術裝備和大量一般技術裝備構成。立足於以現有裝備戰勝高技術裝備的強敵,這是我軍軍事訓練的基本出發點。我們常講,要增強立足於現有裝備克敵製勝的信心。信心從哪裏來呢?歸根到底是要通過訓練提高戰術、技術水平,找到對付高技術對手的辦法。因此他提出,要大力強化部隊的針對性訓練。隨著一大批高新武器陸續裝備部隊,熟練掌握手中武器依然是訓練的基本要求。要通過科技練兵,在部隊培養出大量的新裝備、新技術“尖子”人才。部隊中廣泛開展的打隱形飛機、打巡航導彈、打武裝直升機、防精確打擊、防電子幹擾、防偵察監視的“新三打三防”訓練,就是依據高技術戰爭特點對訓練內容的創新,對科技練兵的深入發展有強大的牽引作用,對改變傳統的訓練觀念和訓練內容將產生深刻影響。要充分調動官兵對“新三打三防”訓練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切實抓緊抓好。當前我軍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聯合作戰能力較弱,在這方麵既缺乏經驗,也缺乏深入的理論研究。因此,要繼續強化諸軍兵種聯合作戰訓練,切實提高諸軍兵種聯合作戰的能力。
要把科技練兵與訓練改革結合起來進行。軍事訓練的內容、手段和方法,是隨著武器裝備的發展和戰爭形態、作戰樣式的演變而發展的。對於已經落後於時代要求的訓練內容、手段和方法,必須在實踐中大膽進行改革。江澤民要求:全軍同誌都要進一步增強創新意識,把創新作為推進科技練兵和軍隊各項工作的強大動力。要著眼世界軍事發展和我軍的實際,進一步加大軍事理論、訓練體製、訓練內容、訓練方式和手段等方麵的創新力度。訓練手段的現代化對提高訓練的效益和質量有重要作用。1999年1月,江澤民在觀看國防大學訓練模擬係統成果演示時提出,開展科技練兵,要注重訓練內容、訓練方式的改革,盡可能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模擬訓練,是發達國家軍隊訓練的一個突出特點,也是我軍訓練的發展方向。要用改革創新的精神指導訓練工作,不斷改進訓練的內容、手段和方法,以提高軍事訓練工作的水平和質量。
全軍各部隊按照高技術戰爭的要求,堅持不懈地進行訓練改革,不斷加大教育訓練的科技含量,向科技要訓練質量,向科技要戰鬥力,使訓練內容、方法、手段一步步走向現代化,推進軍事訓練向更高層次發展。科技練兵的成果,在1999年9月的浙東、粵南沿海大規模聯合渡海登陸實戰演習中得到充分的展示,顯示了巨大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