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後一名村民拉著自己的妻兒在轟響著的鞭炮聲中滿含著熱淚搬進了新居,我才狠狠的喘了一口氣,其實也知道那位村民之所以落了淚是舍不得他百年的老屋,他本想著從村委會手中能得些補償,紅紅的一番義正嚴詞的勸說讓他不得不放棄了自己的打算,隻好無奈的告別了他心中的理想。
村民們全部搬入新居後,張經理所承接的在村中的各項工程頓時轟轟烈烈的展開,所有的設備幾乎沒有白天黑夜的轟鳴著,將個原本寂靜的山村變成了熱鬧的市場,幾十輛解放牌的汽車好象根本不知道什麼是休息,用張經理的話說是“人停車不停”,工程的進度依著山村的規劃不需三個月即能全部交工,聽了張理的話我心裏很是寬慰。
筆直的大道開始鋪上了烏黑青亮柏油,大道中有著寬寬的花園作了分道嶺,在大道兩旁一溜高高的燈杆排成了隊,夜裏燈光通明將山村映成了城市,在燈杆後沿著大路栽下了一株株的大棗樹和槐樹苗,想來不用五年即能長成了小小的樹林。
一個不算小的公園在原村衛生所後傲然而起,裏麵是些青石盤的小道,小小的亭台順著彎曲的路一個個巧妙的分布著,幾座人造的小山高高的聳立,最上麵是一座大型的亭閣,上麵有張經理請人書寫的匾,“人民公園”四個燙金的大字被懸在了公園的造型別致的大門上,大門的造型取了個“乘風破浪”含意,不過我並不喜歡大門的樣式,它讓我總是想起水中的小船,萬一風浪太大小豈能抗的住,可是看見所有的人都表現出來的興奮的神情,也隻好不再多言。
五座石橋如同彎彎的彩虹橫跨過村口小河,一個個相距不過百米,對於這麼多橋同時出現在一個很短的距離內我有些不太明白,張經理解釋說是取了個“五五呈祥”的意思,想了想在易經裏也有“五五”之數可是呈了大衍之意,是萬事萬物生存的基礎,便也勉強的勸說自己同意了,看著張經理一臉幸福的模樣,我當然明白工程費用還在繼續追加的緣故了。
自來水管從縣裏一直鋪到了村裏,當時為鋪這條管道可還真是費了太大的氣力,要不是縣長力挺支持,恐怕還要需五、六年才能打開這條通途,當然,在水管經過之處,兩旁的村落均是受了益,百姓們可不會理采是誰做了這些好事,政績當然都算到縣長的身上,於是一個名聲大振的縣長整日裏笑嗬嗬模樣的出現在了報紙的頭版中,而且一登上去就是近半個月的時間未被挪動了位置,高升是指日可待了。
在電力高壓線的兩側的村莊也紛紛的用上了電,鄉裏成了全省第一個全部通電通水的先進典型,為此鄉長也很是風光了不短的時間,在省裏的報告就做了幾回,紅紅做為了鄉裏的最為出色的幹部當然也是次次到場奉陪,據紅紅說她可能要去鄉裏去坐未來空餘的鄉長的大位,我很是為她感到欣喜,當然也為自己感覺到高興,如果紅紅能執了政,對我推行的方案自是幫助不小,
新建小學不在是原來的模樣,五幢青一色的建築麵積均為兩千平米的二層樓房圍成了一個大大的院落,占地也比原來的大了許多,中間操場上修了一個大的足球場和五個藍球場。不過黃校長很有些不解的問我何處能尋來那麼多的小學生進入空空落落的教室,我笑著回答是不是應該辦成個中學了,黃校長瞪大著眼睛看了許久未再說話,不過第二天說是要做了學校的第一把交椅,而且是終身不變,我當然毫不猶豫的支持他的想法,於是他便去了省城說是要多尋些優秀的教師,然後讓縣裏能批小學升成中學,隨即帶著翠翠奔了他的目的地。
鍋爐房是我特意讓張經理所蓋,目的是不再讓村民們燒柴取暖,原先人們對於樹木根本不在意想砍多少砍多少,隻要有那個氣力帶回村中,可現在明顯的不能再那樣做,後山已是被建成了一個讓人們參觀休息的好去處,豈能東一塊西一片的光禿禿的失去了原有的風貌。鍋爐也是張經理派人尋了來的,按其可以達到的噸位足有五十噸來說可是不小,本想著用些普通的足夠,可不知張經理從何尋來說是德國出產的隻燒油不燒煤,我雖然有些奇怪可也並非不可接受,這一台鍋爐的價值相當於全百姓們不吃不喝五年的收入的總和,不過考慮到對環境的影響便也忍痛同意了。
一條條水渠在村中左右盤繞,成了村莊的一道風景,在水渠兩側便是些行人道,所有的水渠最後都通向了一個麵積不小的湖。
占地約三十畝的大湖位於了原來村中地勢較低的地方,水麵低於地麵近半米,我家原來的院落所在的位置也處於了湖水中,不過張經理派人將湖底全部用厚厚的水泥抹了,然後周圍是厚厚的壯觀彎曲著的堤岸,周圍種滿了各種各樣的樹木很是氣派。聽張經理的意思這裏將成為了人們休閑的最好去處,湖水雖然隻有一米多深,可卻是能夠在水上泛舟,想想炎熱的夏季裏同紅紅和翠翠劃著小船在水麵上吟唱到也是別有一番情趣,於是毫不猶豫的表示了支持。
村民們也似乎明白了我的想法,看著原來的耕田未動分毫均是大喜過望,從有些微詞終於轉向全麵的支持,開始主動的協助紅紅的工作,此時已不用幹部們拚命的做動員,一個個主動的在院中開始種些樹木,在院外的空地上開始種些不會有任何收益的槐,如果真的全部長成,山村可真是個人間仙境了。到那時微風撫過樹葉婆娑,行在水渠邊的小道上在樹景裏時隱時現感受著清澈的水流帶來的絲絲的涼意,那可是舒心到了極致了。
一個大大的停車場位於了村口原來唯一的小橋旁,不過小橋已是換成了一座鋼筋水泥的四車道大橋,很有氣勢的靜靜的座落在不寬的河道上,橋頭兩側各有兩個張牙舞爪的石獅鎮守,顯的即氣派又華麗、即莊重又天然,與村裏的古色古香的景觀完全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