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點毫無疑問,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在人類的日常生活中,思維科學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因為人類離不開思維,是人類思維創造了一切。發展思維科學的一個效果是我們懂得如何更充分地發揮人腦的功能。人腦有創造的能力,是邏輯推理能力,是思想的飛躍,是所謂“靈感”。當然靈感也是從對實踐經驗的總結中得來的,而且創造的能力、靈感,是無法說清楚和教予別人的。魯迅先生曾講過他是這麼學習做文章的:他說他的老師從來沒有教過他文章怎麼寫,反正是天天寫,寫來寫去,後來老師在他的文稿上畫的紅杠子慢慢少了,加圈多了,最後不改了,盡畫圖了,這就叫學會寫文章了。這說明人的腦力勞動中最深奧的是創造。人類思維是有規律和創造性的。發展思維科學,懂得創造的規律,就有利於思想的飛躍,對於主持人駕馭整個節目是非常重要的。
邏輯與邏輯構成
1.何謂邏輯
邏輯,包括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是研究人類思維形式及其運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人類思維必須遵守一定的邏輯規律,否則其結果是不可靠的。
在西方,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集前人研究之大成,寫成了邏輯巨著《工具論》(由他的六篇著作組成:《範疇篇》、《解釋篇》、《前分析篇》、《後分析篇》、《論辯篇》、《辨謬篇》)。雖然亞裏士多德在他的著作中並沒有明確地使用“邏輯”這一名稱,也沒有明確地以“邏輯”這一術語命名其學說,但是,曆史事實是,亞裏士多德使形式邏輯從哲學、認識論中分化出來,形成了一門以推理為中心,特別是以“三段論”為中心的獨立的科學。因此,可以說,亞裏士多德是形式邏輯的創始人。亞裏士多德之後,亞裏士多德學派,即逍遙學派和斯多葛學派都以不同形式發展了他的形式邏輯理論——逍遙學派的德奧弗拉斯特和歐德慕給亞裏士多德邏輯的推理形式增補了一些新的形式與內容,提出了命題邏輯問題,斯多葛學派的克裏西普斯等人則構造了一個與亞裏士多德詞項邏輯不同的命題邏輯理論。弗蘭西斯·培根是英國近代唯物主義哲學家,也是近代歸納邏輯的創始人,他在總結前人歸納法的基礎上,在批判了經院邏輯和亞裏士多德邏輯之後,以其古典歸納邏輯名著《新工具》為標誌,奠定了歸納邏輯的基礎。18~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黑格爾等人,對人類思維的辯證運動與發展進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另一種新的思辨邏輯——辯證邏輯。
2.邏輯學的多元發展
邏輯學的發展是多層麵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就可以從不同的方麵來考察邏輯學的不同層麵及不同含義:一、從現代邏輯的視野看,邏輯學從古到今的發展過程是從傳統邏輯到經典邏輯再到非經典邏輯的過程;二、從邏輯學兼具理論科學與應用科學性質的角度,可以確切地把邏輯分成純邏輯與應用邏輯兩大層麵;三、從邏輯學對表達式意義的不同研究層次,可以把邏輯分成外延邏輯、內涵邏輯與語言邏輯。
傳統邏輯與經典邏輯對語言表達式(詞或句子)意義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表達式的外延上,認為表達式的外延就是其意義(如認為詞的意義就是其所指,句子的意義就是其真值),因此,它們是外延邏輯。對表達式意義的研究不隻是停留在其外延上,不僅要研究表達式的外延,也要研究表達式的內涵,這樣的邏輯就是內涵邏輯。可以看出,外延邏輯與內涵邏輯對表達式意義的研究都隻是停留在語形或語義層麵,而實際上,表達式總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下使用的,因此,邏輯對語言表達式意義的研究還可以也應該深入到語言表達式的具體的使用中去,對其進行語用研究,這一考慮,就促成了所謂的語言邏輯的研究。此處語言應從廣義上來理解,包括自然語言、圖畫語言、動作語言等一切信息形式,語言邏輯就是通過對自然語言的語形、語義與語用分析來研究語言中的推理的科學。也就是說,任何思維過程都要以邏輯、數學和語言作為載體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