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良離開漢中之後,關聰臨時接管了漢中的大小事務,由張鬆從旁協助,他二人相互配合,使得漢中政務絲毫沒有受到外界混亂環境的影響。
張鬆的性格很怪,他和李儒正好相反,李儒是受人以弱,從來都是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張鬆則是做事高調,平時總是鋒芒畢露。李儒行事就像暗流湧動表麵不帶一絲痕跡,張鬆做事則是雷厲風行八麵玲瓏。
關統走後,李儒不再和任何人接觸,他隻是居住在法良的家中,知道他存在的人寥寥無幾,連法良也猜不出李儒為什麼賴在自己家中不肯走。
關統接管益州的第二年春天,長安發生了一件大事,董卓被呂布所殺,各路董卓人馬紛紛起兵為董卓報仇。實際上報仇隻是借口,他們的真實目的是搶奪董卓留下的大量財物。當年董卓把獻帝從洛陽帶到長安的時候,洛陽的富戶很多都被西涼軍洗劫一空,洛陽國庫中的大部分錢糧都成為了董卓的私產。董卓操沒袁愧家的時候,他從袁愧家的地道中搜出無數金銀珠寶,袁氏一族四世三公,其他族人在朝為官的也大有人在,使得袁家暗中囤積了大量的財物。
呂布殺死董卓之後,他本來想要從新整頓長安的守軍為自己所用,可是他的想法沒那麼容易實現,長安的世家紛紛搶在他之前拉攏軍中勢力。太尉楊彪利用自己的權力之便,把自己的一些親信安插到軍中關鍵位置任職。王允也沒閑著,他表麵上支持呂布,暗中卻和董卓舊部取得聯係,他答應做內應,助這些人攻破長安擊殺呂布。在王允看來,呂布和董卓屬於一丘之貉,董卓死了,趁著呂布立足未穩之時趕緊把他消滅免留後患。
各路征討呂布的隊伍中,張濟的隊伍最先打到長安城下,呂布帶領軍隊和張濟在長安城外展開廝殺,結果張濟被打敗了,他在逃走的時候被部將高順一箭射中後頸,他帶傷逃往潼關,半路上就一命嗚呼了,他的隊伍由他的親侄張繡接管。
第二支攻打長安的隊伍是樊稠帶領的三萬西涼軍,這個樊稠是董卓的心腹愛將,他驍勇善戰而且頗有謀略,呂布和他打了三場仗也沒討到便宜。樊稠見攻不下長安,他帶著隊伍趕奔眉塢城,那裏也收藏了董卓大量的財物。呂布恐怕眉塢有失,他帶著部下隨後追趕,不想在離長安三十裏的荒山腳下招到伏擊,呂布依仗武藝高強,他帶著手下殺出從圍逃回長安。等他到了長安城外,立刻命令城上的軍士開城,此時城上現出一人,此人生得麵色鐵青相貌凶惡,一副黃胡子在胸前飄灑。呂布一看大吃一驚,這個人原來是董卓身邊的上將李傕,他和郭汜共同鎮守眉塢城。呂布殺董卓之後突襲眉塢,使得李傕郭汜落荒而逃,如今此二人趁呂布出兵的機會偷襲了長安城。
李傕站在城上對著呂布罵道:“背主忘義的小人,主公帶你如親子,你卻殺害主公,將他暴屍於南城,如今長安被我所得,今天也叫你嚐嚐妻離子散的滋味”。
李傕對身邊的兵士吩咐了幾句,一會功夫,呂布的家眷全部被推到城頭之上,隨著李傕的一聲令下,呂布家人全部被砍下頭顱,屍體被直接丟出城外。呂布的兒子剛滿十歲,女兒才三歲,倆孩子被李傕大頭朝下丟到城下,他們都被摔死在呂布的眼前。呂布大叫一聲跌落馬下人事不知,幸虧有高順帶領兵士護送呂布離開。
李傕正在得意的時候,有人慌裏慌張的跑來向李傕稟報,說獻帝死在宮中,咽喉位置有一道極細微的傷痕,應該是被人用利器割斷了喉嚨致死的。李傕顧不上追擊呂布,他趕緊帶人來到宮中,此時的獻帝被停放在一間偏殿之中,所有和獻帝有過接觸的人都被看押了起來。李傕揭開蒙在獻帝臉上的黃布,就見獻帝二目圓睜,竟然是死不瞑目。他趕緊把郭汜叫來商議對策,如今獻帝是在他們入城之後死的,所有人都會認為是他們弑君奪權,隻怕他們將來麵對的壓力比當年董卓還要大。倆人商議之後達成共識,他們偽造了一個虛假的案發現場,把呂布幾名舊部的屍體放在那裏,又把幾個侍奉獻帝的小黃門叫到一起,讓他們作證,說是呂布派人刺殺的獻帝。
李傕郭汜的安排很粗糙,他們並不需要別人相信,他們隻是給所有人一個說法。如今的長安城沒有人能夠威脅到他們,各位大臣知道獻帝駕崩的事情反應不一,太尉楊彪糾結孔融和張溫等老臣,打算以死相拚。孔融立刻勸止了楊彪的魯莽行徑,他叫楊彪忍辱負重,大家暗中聯絡世家望族,想要從新來一次諸侯大會盟。張溫則是不肯幹休,他指責楊彪孔融貪生怕死,他自己召集手下殺奔李傕的住所而來,不過他的魯莽舉動隻是白白搭上數百條人命而已,張溫被李傕部將殺死在長街之上。
李傕在控製住長安局勢之後,他開始為董卓報仇,第一個被殺死的就是王允,他被五馬分屍在長安城外。接下來那些和策反呂布殺害董卓有關的官員紛紛被殺,使得長安城人心惶惶。
長安有大量的官員逃了出來,他們紛紛投奔各地的豪強。盧植帶著家人長途跋涉來到益州,他首先到漢中看望關聰,關聰見到盧植之後非常親近,他雖然小時候隻和盧植見了幾次麵,但是他知道盧植和關統是莫逆之交,盧植能在關統受到排擠之時不離不棄,就說明他是一個值得用性命結交的好人。盧植的兩個兒子盧忠和盧義與關聰見過很多麵,他們之間很熟,尤其是盧義始終把關聰當成自己的親弟弟看待。
關聰熱情地款待盧植,他為盧植安排了住所,希望盧植在漢中多住些日子。盧植婉言謝絕了,他叫關聰不要太刻意安排,他們隻能在漢中逗留兩日,因為朝廷的變化使得天下局勢瞬息萬變,他還有很多要緊的事情和關統商議。
盧植在漢中住了兩日之後,他帶著長子盧忠去了成都,把次子盧義留在漢中幫助關聰做事。此時住在法良家中的李儒已經去了成都,他是在有專人護送的情況下去的成都,與其說是專門護送還不如說是隨身監視。張鬆對李儒生出很多猜忌,首先是李儒並沒有因為董卓的死表現出任何的悲傷,就連李儒的妻子被呂布所殺他也毫不在意。他隻是找到關聰,表示自己要去成都,有大事和關統商議。關聰很爽快的答應了,他和張鬆商議之後決定派專人送李儒去成都,李儒走後,關聰壓在心裏的一座大山總算沒了,他做起事來都覺得比以前更加輕鬆了。
盧植離開漢中之後,漢中又陸陸續續的接待了幾波朝中官員,他們大都是關統的舊日同僚,都是與關統關係不錯的軍中漢子,他們大都是攜家帶口的來到益州,關聰對所有進入益州地界的朝中大員都十分重視,他往往都是在離漢中十幾裏外迎接這些人,他把這些人迎到漢中之後好生款待,又派專人護送他們去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