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普通外科(1)(1 / 2)

本篇範圍,分別為普通外科,即是門診,急診中最為多見的小病、小傷又分列了頭部、胸部、腹部、泌尿器係等,為門診、急診中所接診病種。一般病例表現病象明顯的比率較髙,通過以下診療常規中扼要的提示,更可能簡練地考慮到對疾病的印象,有必要時再作進一步,深入探索後落實診斷甚有可能從而即在治療上簡要地做出決策,快速地進行處理。在急、重病例中,也可經過認真的篩選後,及時采取正確的有效措施的為數不在少數。門診與急診室原是醫院工作的窗口,內部布局與各項設施一般已成為一個體係,有條件共同備作,更強化在診療上,進一步發展所需求的程序是極為合理的。為病員著想,又為醫療工作前進中考慮,更為了現時期內解決一般綜合性醫院所存在的多種現象與矛盾,有必要強化門診與急診工作關係與工作的效率的提髙是無可諱言的。

一、癤腫,痛症

癤腫是單個毛囊,癰疽是多數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內葡萄狀球菌的化膿,汙皮麵:應注意並患糖尿病問題。

診斷:局部浸潤中心膿點有否成熟液化,炎症是否擴大,附近所屬皮下淋巴結有無繼發感染,全身症狀有否出現,均應加以重視。

治療及預後:無全身症狀的可在門診作局部消炎治療。如全身症狀明顯的須並行抗生素治療。

局部處置:

首先應對感染,炎症區外圍皮下,以及病灶部基底下方皮下,用加溶液(加用青黴素須作完皮試作用範圍注射的封閉治療。炎症較著的,必須局部及全身應用加用青黴素。2-3日反複封閉,促使局部消炎被點液化後排膿。

破壞膿點表麵,及早排膿可用濃石磯酸液或其小塊結晶體放置其表麵;或填入膿點窩內破壞其化膿結構,可使膿窩內容液化促使排腺引流。此操作可在封閉療法後更可無痛。如此每日腐蝕後迅速液化,自動引流,及時控製化膿。局部處理及時,療效充分顯著。顯示了外科的局部治療與手術操作的重要性。至於排膿亦可應用後述局部處置篇內負壓用捷火罐囊噪吸排膿(因封閉療法後消炎無痛),如此可使局部充血,化膿灶內血運好轉,促使排膿徹底,炎症局限,提早治療。

顏麵部癤腫尤以危險三角區(口唇周圍,鼻唇間範圍內),切忌在操作中壓擠,此部在治療上爭取穩妥保守,決不考慮手術切開,防止顱內靜脈竇感染。

癤病(散發於項部的)為多發性癤腫,其原因與全身性營養不良有關,應加注意。

在治療上對癤腫如通過以上局部處置及並行青黴素的全身治療,多亦不考慮作局部切開引流的手術。除非對癰疽重症,炎症範圍大,發展傾向快,或對並發糖尿病病例,不得已時有必要及早作用泛的病灶部切開,或作局部切除。

二、熱瘡

俗稱熱瘡,是皮下淺層汗腺內化膿性感染,多見於兒童患病。在夏天多汗季節,好發顏麵及頭皮淺層形成小膿腫。

診斷:膿腫在皮下淺表,周圍浸潤不嚴重,附近淋巴結不大,全身症狀不明顯。

治療及預後:因多見於顏麵,頭皮等顯露部位,應重視美容問題需及早處置,對已稍軟化積膿部分(防止自潰或作切開手術後遺瘢痕),即可用注射器穿刺吸膿,可控製炎症擴展。也可用抗生素全身治療。

局部處置:不論膿腫幾處,均可作對已軟化處穿刺吸除積膿。因患處皮層較薄,膿液較稀,如對幼小兒童,可在準備工作齊全後,用1號注射針頭,(毋需局麻)在快速地消毒局部後作膿腔內穿刺,充分吸除積膿,同時並行抗生素(過敏試驗)溶液衝洗膿腔,邊吸邊以手指輕柔地壓擠膿腫的周邊,將已液化內容物集中後徹底吸盡,及至吸出近似帶有血性物為止。急速即以消毒紗布折疊成角塊狀墊,輕輕加壓於穿刺完畢後的局部皮麵(含整膿腫麵穴並用加寬膠條輕加壓固定,如不影響五官位置,防止外壓物移位,可再加繃帶強化固定。認為膿腫尚液化不全,或一次穿刺,甚至固定不夠理想,膿腫內容物仍可積聚,可考慮隔2-3日如法再吸一次。一般如上固定後5-7日可使熱瘡內不再積聚膿液,可見膿腔消除,表麵皮層與基底部,達到一次性消炎而治愈,不流瘢痕,為其優點。

三、蜂窩組織炎

為皮下、淺筋膜不等疏鬆組織的急性彌漫性、化膿性感染。

診斷:注意局部附近有無外傷如患病在下肢,須檢視有無址間濕疹或趾甲白洗等原發感染灶。皮麵呈片狀,境界不清的輕度隆起,痛,可較快發展浸潤擴大,且軟化較慢。有全身寒熱等症狀多伴發附近皮下淋巴結炎。應與皮炎、過敏性皮疹、丹毒、毛細淋巴結炎及蜂窩織炎性淋巴結炎作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