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小手術實際即為基本外科中的皮膚外科手技操作,成為整形美容專業後,對於皮膚切口、縫合,以及處理傷跡、創痕通過手術後的評價,都是十分重要的。為此對必要的器材與操作技術上要求,較為嚴格。
一、手術用器材纖細使手來損傷小
手術刀的選擇手術刀必須刀刃鋒利,在切皮時使能在既定的切口線上刀下即見皮膚全層切透,不可出現再劃痕。因此應用可替換刀片的手術刀等產品,如果鋒利度不足即可替換新品。作小切開可用15號小圓刀片。作較深度皮下切開,並能使皮膚切角部可用11號小尖刀片。如作腹壁部切開,可用10號圓刀片。執刀的手勢形式,用15—11號間較小刀片時,如果使切角部完整,可用11號以上小尖刀片。作反方向的補充後使能完整。如用10號以上圓刀片作皮膚切開時,易於出現切兩端較淺的傾向。
電刀可用於切開皮膚後已進入皮下組織層內,再作切開或鈍性分離開用。如有較小出血,可並作電凝止血,切不可用作皮膚層的切開。也不可直接用電凝器接觸創作為電凝止血,應先用細小鑷子夾住出血處的組織作間接止血。創緣部如用電凝止血法後,可使皮膚壞死,創緣部受損。
激光刀也有推崇作皮膚切開的,但使用不當可使創緣燒傷,不如用一般刀切的更完美。手術刀應用成形專用較細小剪,近似眼科手術用具備。
鑷子(前端部分細長),有鉤與無鉤具備。麥克伍道型鑷子(全部較纖細,無鉤)。眼瞼部手術時對纖弱組織應用鑷子,更應注意勿使皮膚組織損傷。有鉤鑷子僅限用於皮下層內組織的挾持,有鉤的與較大的無鉤的鑷子均不宜用作挾持。為了對尼龍縫線使用上便利,一般外科所使用的作細小的操作時不利,在器械結紮時不便。另一種新針器,在把手上還附有剪子,用器械結紮與剪線為一人操作,十分便利。
針縫合皮膚與作皮下縫合均用角針。縫合皮膚切口可使創傷組織較小的新型針逆向性縫針,以及孔的通線針,對皮膚傷痕較小的均可推崇采用。但對顏麵部手術,為使皮麵損傷更小,應采用帶線(細尼龍線)的無傷針。此際可用的作器械結紮就更有利。
止血鉗子對一切組織必須加以愛護,在操作上保持無損創性。因此在止血問題上也不例外,勿使組織有過分的損傷,用尖端較細的僅限於出血點鉗夾。
縫合線的選擇美觀的創痕與縫合皮膚的技巧密切有關,並與使用縫合線時講求選擇,對於組織反應較小以及應用便利的為優。
創內作縫合的均以對組織反應較小的為優。但對結節後的保持力如何,也必須兼顧。
絲線自古即對絲線在使用上方便的多。有質硬單股的之分。硬質絲線為保持著接近於自然狀態的成分,作為纖維成分的纖維素外表是蛋白質的絲膠
因此與組織縫合後成為異性蛋白的刺激,出現很強的組織反應,就有出現炎症的缺點。
軟質絲線因經加工除去了絲膠,對組織反應少,柔軟而韌性大,用於縫皮,但作深層縫合後如出現化膿性情況後,易於在線的間埋藏感染難以清理。又用軟質絲線作縫合組織或作結紮時,因較用硬質絲線作結節易於出現鬆動弛緩的缺點,所以應作3個打結為好。
合成縫線與尼龍等類品種較多,最為常用為聚胺,反應小、纖維間隙不能留滯異物即無更多的繼發感染危險。但也有鬆動結扣的問題,所以應用3個結扣為好,又如組織較軟弱的就易被其切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