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猜物謎
清朝時,劉墉辭官告老還鄉。在回老家的路上,天下著滂沱大雨,他隻好到路邊找一戶人家避雨。但是雨下個不停,劉墉著急趕路,但又沒有帶雨具。
主人看出了劉墉的心思,說道:“客官,我有一謎,客官如若猜中,願將此物相送。”說罷念道:
皮包瘦骨硬脊梁,幾遮蒼天論短長。
樂被遊子挾腋下,任爾傾盆走他鄉。
劉墉聽罷,不禁哈哈大笑,連聲說道:“謝謝,謝謝,我正需要此物。”
主人知道劉墉猜對了,就把那樣東西送給了劉墉。原來,主人送給劉墉的是一把雨傘。
馮班題詩謎
清代詩人孫致彌酷愛詩詞,官至侍讀學士,在當時頗有名氣,一個叫馮班的詩人很喜歡孫致彌的詩。
一次,馮班在孫致彌的詩集上題了這樣四行詩:
蠶吐五彩,雙雙玉童;
樹發寶蓋,清談梵宮。
原來,這是一首詩謎,“蠶吐五彩”即“色絲”,合起來為“絕”字;“雙雙玉童”即“少女”,合起來為“妙”字;“樹發寶蓋”即“木”字上加寶蓋頭,為“宋”字;“梵宮”指寺廟,“清談梵宮”意指“言寺”,合起來為“詩”字,四個字連起來即是“絕妙宋詩”。這是馮班對孫致彌詩集的讚美之詞。
籌安
清初名人徐韜給一位朋友寫信,最後的祝頌語獨出心裁地用上“籌安”一詞。友人初讀不解,經反複琢磨,才恍然大悟,乃“個個壽安”也。
“籌”字拆開,是“個個壽”,用法十分絕妙!
術士的真假秘法
民國期間,杭州吳山有一術士在大街上以擺攤為生。他出售自己獨創的三條秘法:持家必發;飲酒不醉;生虱斷根。
為了表現出秘法的神秘性,他用厚紙密封,鄭重其事地擺著,每包標價銅錢三百。
買者拿回家中拆開一看,裏麵寫著六個大字,個個哭笑不得,大呼上當。
原來,這六個字是:勤儉、早散、勤捉。
比珍珠更有價值
元朝順帝時,財政大臣葉尚文體恤民情,輔佐朝廷有功,深受老百姓愛戴。
一天,一夥商人從西域帶來了一批產品,另外還帶來一顆珍珠,標價80萬兩銀子。當朝宰相嗜好古玩成癖,對這顆珍珠垂涎三尺,暗示尚文將它買下。
葉尚文輕蔑地笑道:“小小一顆珍珠,竟值如此價錢,買下它有什麼用?”
宰相捋著胡須回答道:“你可能不知道,這種珍珠放在口中會生津止渴,放在臉上按摩,會使人容光煥發,真乃稀世之寶。”
“這算不得稀世珍寶。”葉尚文不以為然地說,“一顆珍珠隻能供一人玩賞,天下有一種更珍貴的東西,它可以使百姓安居樂業,天下太平,比起這顆珍珠不知要貴多少倍了!”說著,提筆在紙上寫了兩行字:
黃布袋,包珍珠,
秋天一到遍地鋪。
宰相聽後,心領神會,便打消了買下這顆珍珠的念頭。
原來,葉尚文說的珍貴的東西是稻穀。
唐伯虎推窗
明朝大才子唐伯虎自幼喜愛畫山水人物、石頭鬆竹。母親見狀,便送他去拜大畫家沈周為師,沈周見小唐伯虎清秀俊逸,聰明伶俐,便答應收他為徒。
一年之後,唐伯虎偷偷將自己的畫和師傅的作品做了比較,感覺差不多,於是提出要回家孝敬老母。
沈周看出唐伯虎驕傲自滿的情緒,於是,連忙叫妻子做了幾樣菜,端進東廂一間小屋裏。師徒二人坐下,一邊飲酒一邊談著話。
沈周笑問:“學畫一年,想念老母是嗎?”
唐伯虎連連稱是。
沈周佯笑道:“你的畫本來不錯,又學了一年,可以出師了。”
唐伯虎拱手施禮:“感謝先生恩典。”
沈周笑了笑,說:“為師喝酒喝得全身發熱,你幫為師將窗子全部推開,如何?”
“遵命。”唐伯虎應道,隨後走到窗前,他用力推了推西窗推不開,又轉身推了推北窗,怎麼也推不開。唐伯虎細細一看,大為震驚,撲通一聲雙膝跪下:“師傅,我不想回家了,留下我再學三年吧!”
原來,沈周見徒弟產生了自滿情緒,於是在小屋的牆壁上畫了兩個惟妙惟肖的窗子,使唐伯虎自知畫技相差尚遠,故要求留下繼續學習。
李瑾應試
一年,國家舉行科舉,舉子們紛紛從遠方朝京城趕來,準備參加考試。開科之前,主考的欽差大人說了一個四句話的謎題,要考生們猜四個字。謎題是:
木字多一撇,正字少一劃。
一點不見,兩點全欠。
謎語一出,整個京城都為之轟動,每個人都來猜,但就是沒人猜得出來。這時,一個眉清目秀的青年從人群中走了出來,他就是前來應試的舉子李瑾。
隻見他沒說一句話,向著應試牌的方向移動了幾步,又注視了一下欽差大人,然後深深地鞠了個躬,從考場上走了下來。
人人都莫名其妙,惟有主考官連聲叫“好”,還親筆寫了“天下第一才”的條幅贈給李瑾。
原來,李瑾答的是這樣四個字:移、步、視和欽(欽的繁體)。
鄭板橋題畫製謎
明朝大文學家鄭板橋秉性耿直,嫉惡如仇,是“揚州八怪”之一。晚年,他深感官場黑暗,曾寄居在鎮江焦山的定慧寺內。定慧寺方丈學識淵博,鄭板橋很敬慕他。
有一天,鄭板橋為方丈畫了一幅墨竹。方丈聞後欣喜不已,心想,能得如此高雅之士的一字一畫,吾心足矣,便興衝衝趕到板橋書齋。
隻見一張墨跡未幹,還未落款的墨竹圖案放在桌子上麵,但是令人奇怪的是,隻畫了無枝無葉的六支竹竿。方丈不明白其中的意思,懷疑地問板橋:“這幅畫是什麼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