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思考了良久,也沒弄清楚其中的意思,經過仔細思考,終於,他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於是,命臧唐急忙駕車一同回京。
臧唐連忙說到:“我離開京城時,文侯並沒有讓我叫殿下回京啊!”
太子說道:“父王送我衣服的真正用意不是因為我寒冷,沒有衣服穿,而是要我趕緊回去罷了。”聽太子這樣一講,臧唐更加雲裏霧裏了。
太子星夜兼程,很快就回到了京城。魏文侯見兒子歸來,知道兒子領會了自己的意思,高興不已。過了不久,魏文侯駕崩,太子繼承了王位,成了魏武侯。
原來,《詩經》裏麵有這樣兩句詩:“東方未明,顛倒衣裳。顛之倒之,自公召之”之。文侯用此詩句暗示兒子趕緊回京。
宋高宗猜謎立嗣
封建時代,皇帝立嗣是關係到國家是否鞏固的大事。如果有幾個繼承人,那麼皇帝一旦駕崩,皇子必會發生皇位之爭,這時將會給國家帶來大亂。
南宋高宗趙構就有過這樣的情況:他原有個兒子,三歲那年不幸因戰亂夭折了。此後,直到四十歲高宗還沒有兒子,他便從同宗侄子輩中選了幾個放在宮裏,但也沒明確誰是繼承人。
為此,大臣們都憂心如焚,可是沒有人敢向他進言,因為陛下正值春秋之年,如果這麼早就安排後嗣,豈不犯了大忌?
轉眼間,高宗都快五十歲了。宮裏已早早準備,要為他好好慶賀一番。鄭貴妃知道皇帝喜歡猜謎,又特意授意大臣屆時各獻謎語,讓他猜射覓趣,開心一番。
萬壽節那天,仁壽宮擺滿了文武官員送來的祝壽謎語,各種謎語琳琅滿目,美不勝收。宋高宗一一猜射,十扣九中,高興不已。
接著,小太監手捧一隻錦盒走了上來。皇帝非常熟悉猜謎之道,一看便知道這是個“實物猜”,馬上命令左右打開了盒蓋,隻見一枚紅棗、一顆板栗、一粒鬆子放在漂亮的襯墊上。這是什麼意思啊?高宗一怔,在邊上瞧熱鬧的鄭貴妃嘴快,嚷道:“這個謎呀,我也猜得出。”
高宗忙說:“你說來看看。”
鄭貴妃笑道:“棗、栗、子,‘早立子弟’是也。”
高宗啞然,知道這是哪一個官員煞費苦心,借獻謎進諫。不久,他便正式宣布選定普安郡王趙畝為皇子。
祝枝山捉賊
祝枝山是明代著名的四才子之一,他有一顆價值連城的夜明珠。
一天黃昏,夜明珠被盜,而能進入屋子盜取夜明珠的沒有外人。於是,他把全體仆人叫到祠堂,祠堂裏黑洞洞的,隱約可見供桌前麵凳子上有一個缽子。
他說:“大家知道我有一顆夜明珠,卻不知道我還有一個護寶的法器——察心缽。沒有做虧心事的人摸了它,會覺得沁涼潤指;做賊的人摸了它,會立即被它粘住,並且大叫起來。”
他叫大家依次走過去摸這隻缽,可直到最後一個人摸過了,也沒有人發出聲來。
祝枝山吩咐把燈燭點亮後,略一巡視,突然用手一指,厲聲喝道:“他就是賊!”於是命人把那人抓了起來。經審問,果然是那人偷走了夜明珠。
原來,祝枝山在缽上抹了一層厚厚的黑油,凡是摸過缽的人,兩手都是油黑的。偷夜明珠的人因為心虛,不敢摸缽,兩手是白的。
怎樣清賬
古時有一女子,丈夫去世時才20多歲,她含辛茹苦將兒子撫養成人。兒子結婚後不久,便感到母親是個累贅。
一天,兒子對母親說:“媽,你養我20年,我也奉養了你20年,可以清賬了。”
母親無奈,托人寫了狀紙去縣衙告狀。縣官升堂,傳喚母子兩人。聽罷雙方陳述後,縣官想了一個辦法,使兒子乖乖地繼續奉養他的母親。
那麼,縣官想的是什麼辦法呢?
原來,縣官聽罷雙方陳述後,問那母親:“你兒子生下時有多重?”
母親回答:“4斤8兩重,有接生婆稱過呢。”
縣官又傳來接生婆證實後,對兒子說:“誰說你欠的賬還清了?你不是還欠你母親4斤8兩肉嗎?要清賬也可以,差役,快拿刀來,從他身上割下4斤8兩肉還給他母親。”
兒子跪地求饒說:“不能割呀!割了我就沒命了,我是應當繼續奉養她老人家的!”
一壇紅棗
有一個商人積攢了不少錢。有一天,他要外出去做生意,家中沒有其他人,於是他把一壇銀子假說是紅棗,封好了托鄰居保管,說是很快就回來。
可商人一去,竟3年沒有回來。一天,鄰居打開壇子,隻見白花花的銀子,就全部拿出來占為己有。
不久,商人回來了,鄰居在壇子裏裝滿紅棗,照原樣封口以後,還給商人。商人打開一看,銀子變成了紅棗,就問:“壇子裏的銀子呢?”
鄰居回答說:“你交給我時說的是紅棗,哪裏來的銀子呢?”
兩人說不清,理不明,爭吵起來,就一同去見了縣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