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渡橋
人們常常用“叫好不叫座”來形容大報,《南方日報》也曾麵臨這樣的窘境。《南方日報》作為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的主報和“旗艦”媒體,其發行量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一直在全國省(市、區)黨委機關報中雄踞第一。發行量無疑是衡量一張報紙的重要指標,但在報業發展市場化程度很高、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廣州地區,報紙廣告收入長期徘徊不前,始終是南方報人的一塊心病,“叫好不叫座”的陰影揮之不去。因此,《南方日報》毅然決然地加大加快邁向市場化步伐:從2002年8月6日以來,該報依據“高度決定影響力”的核心理念,成功地實施了六次改版,始終站在全國省委機關報改革的最前沿,在激烈的報業競爭中,不僅奪得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擺脫了隻叫好不叫座的尷尬處境,而且鞏固並拓展了黨委機關報的地位,為全國黨委機關報的壯大發展闖出了一條新路。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下,媒體發展受到嚴峻考驗,《南方日報》的發行量和廣告收入卻雙雙逆市飄紅,其廣告實收更是突破1.8億,創出曆史新高。
一、高度決定影響力:提升核心競爭力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旗下的《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和《21世紀經濟報道》,無論在業界還是在市場,都是聲名赫赫的品牌。1984年創刊的《南方周末》是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的一個響當當的老品牌,在全國周末類報紙中堪稱一紙風行、一騎絕塵;1997年1月1日正式公開發行的《南方都市報》引領中國都市類媒體風氣之先,2006年、2007年連續獲得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頒布的全國晚報都市類報紙競爭力第一;《21世紀經濟報道》是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的新銳力量,是中國商業報紙的領跑者。業內曾有人調侃,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主報講導向,子報打市場。殊不知,飽受“叫好不叫座”這一問題困擾的《南方日報》,一直在思考和探索走市場之路。
如何改進黨報的宣傳報道,這十幾年來大家都在不斷摸索,曾經有一段時間,有的同行提出要“軟些軟些再軟些”,試圖以社會新聞、明星緋聞來增加黨報的可讀性,從而走進千家萬戶。由於黨報的性質和它所承擔的任務,要完全做到這一點不可能,也不可取。特別是在先有晚報、後有都市類報紙的市場衝擊下,就是想以此取勝也難以做到了,反而愈加顯得蒼白和尷尬,進退失據,左右為難。
在此情況下,《南方日報》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和探索發現,黨報的自身優勢恰恰在於權威性、公信力,在於時政新聞、經濟新聞和權威的政策解讀,獨到的視角、獨特的思考和獨特的觀念,才是我們高人一籌、贏得讀者、贏得市場的立身之本。《南方日報》提出一個響亮的口號:高度決定影響力。高度,指的是做主流新聞,更權威、更有高度和深度。而影響力,則來自主流新聞所吸引的主流讀者,即影響到有影響力的人群,進而增強報紙的核心競爭力。
我們以權威必讀打造政經媒體,以高度貼近服務目標讀者。“高度決定影響力”,與堅持“三貼近”原則是一致的。我們的理解是,落實好“三貼近”原則是對黨報改進宣傳報道的必然要求和努力方向,“高度決定影響力”則是黨報固有的特色和優勢所在。這就要求我們,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黨和人民喉舌的性質不變,堅持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政治家辦報原則,以全新思路抓好主流新聞,在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中擴大黨報的社會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從而能有效地影響輿論、引導輿論。
二、六次改版、循序漸進、精益求精的改革曆程
回顧一下《南方日報》六次改版的基本路徑,可以看出一個循序漸進、精益求精的改革曆程。
2002年8月6日第一次改版,明確市場定位,以全新的思路抓主流新聞,打造華南地區權威主流政經媒體,提出“高度決定影響力”的辦報理念,實行差異化競爭戰略。
2003年8月6日第二次改版,增加投資證券、IT通信、汽車、健康、成才及旅遊六大專業周刊,更專業、更實用、更市場,進一步強化政經媒體的特色,培育有效的目標市場。
2003年12月12日三度改版,實施梯次發展戰略,增加珠三角新聞板塊,常規計周一4版,周二到周五每天8版,強調做必讀的民生新聞,更都市、更生活、更貼近。
2005年5月30日第四次改版,用“有高度的貼近”進一步梳理整合資源,通過“高度+本土+整合”的思路,提升信息加工的檔次,讓《南方日報》從過去簡單的資訊提供者轉變為“資訊管家、時事顧問、意見領袖”智慧型資訊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