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改革開放中的中國石油新聞事業(1 / 2)

方佳殿

在全國萬餘種報刊中,有一個重要的企業報刊群——石油石化報刊係列;在全國百萬新聞工作者中,有一支特殊的記者隊伍——石油新聞工作者;在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團體會員中,有一個具有法人資質的社團——中國石油新聞工作者協會。改革開放30周年來,中國石油新聞事業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踏上曆史發展的快車道,根植行業,麵向石油,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自己獨特的作用和貢獻,有為有位,發展壯大,百花盛開,成為我國新聞文化事業中的一道獨特景觀。

30年來,中國石油新聞事業從誕生於建國前後玉門《石油工人報》、延長《工友報》等寥寥數家企業報起步,伴隨著石油工業的蓬勃發展,至六七十年代,已有新疆、青海、四川、大慶及江漢、華北、勝利、中原等近20家石油企業報興起。改革開放的強勁東風,給石油工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1980年代初,國家對石油工業“一億噸原油產量包幹”政策的實施,石油工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春天。一批百萬噸、千萬噸油田的相繼建成投產,一批由油田命名的石油企業報雨後春筍般地湧現,石油新聞戰線出現了新的繁榮。此時,全國石油企業報已達30餘家。從北到南:《大慶油田報》、《吉林石油報》、《遼河石油報》、《撫順石化報》、《大港石油報》、《江蘇石油報》、《河南石油報》、《滇黔桂石油報》;從東到西:《渤海石油報》、《石油管道報》、《石油物探報》、《長慶石油報》、《四川石油報》、《蘭州石化報》、《吐哈石油報》、《新疆石油報》、《獨山子石化報》、《塔裏木石油報》……1986年,中共中央宣傳部批準《中國石油報》創刊,並麵向國內外公開發行;1988年、1993年,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中國石化報》、《中國海洋石油報》先後創刊,中國石油新聞事業已頗具規模,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涵蓋新聞、科技、文化、教育、出版等領域,種類齊全、結構合理的新聞出版格局。進入21世紀,麵對信息化帶來的新挑戰,石油企業辦媒體的熱情有增無減。以企業電視、網絡為載體的新聞文化建設,呈現了更強勁的勢頭。30年來,石油新聞事業的發展壯大,是我國石油工業蓬勃發展的生動見證。

從最初的幾個、幾十個身份為“政工幹部”的“辦報人”,到目前已有數千由國家新聞出版部門統一管理的“正規軍”,石油新聞隊伍從小到大,從原來絕大多數的“門外漢”成長為今日革命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新型專業人才隊伍。這是一支從實踐中成長起來的新聞隊伍,是按“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高標準建設起來的石油思想宣傳戰線上的生力軍。長年以來,他們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要求,奔赴沙漠戈壁、荒原海灘、崇山峻嶺、高寒地帶采訪,讓一個個石油戰線的普通勞動者走上報端,讓全國人民從石油這個“特殊群體”中感知了“平凡中的偉大”,使石油人“愛國、奉獻、開拓、創新”的精神變得有血有肉,生動感人。中國石油是靠“兩論”起家的新中國支柱產業,也是英雄輩出的沃土。廣大石油新聞工作者,繼承和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學習、宣傳、貫徹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使石油戰線的優良傳統薪火相傳,永葆生命力。繼“鐵人”王進喜之後,“新時期鐵人”王啟民、“中國青年的榜樣”秦文貴、“密封大王”趙林源……一個個新時期的英模向我們走來。這其中,無不傾注了石油新聞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是石油報刊的立命之本。30年來,石油行業經曆了多次重大改革、轉軌建製、重組上市……麵對社會轉型期、企業改製期產生的一係列新問題,石油報刊始終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出精品,出人才,唱響“團結、穩定、鼓勁”的主旋律,為石油企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在這支隊伍中,先後有5人獲得“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稱號,有多件作品榮獲“中國新聞獎”,有21家石油報刊獲全國“百優”企業報稱號。還有更多的先進集體和個人,獲得了中國石油記協頒發的“十佳”、“百優”及“優秀新聞作品獎”榮譽稱號。中國石油新聞事業為具有光榮傳統的中國石油工業譜寫了新的輝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