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根本方法與具體知識
既然根本方法是貫穿全部知識的根本道理,那麼根本方法與具體知識是什麼關係?
答案是,根本方法的運用,要求獲得和運用具體知識。
而且,運用根本方法,可以更好地獲得具體知識,可以更好地運用具體知識。
根本方法重要,那麼具體知識是否就不重要?
不是。
根本方法重要,具體知識也重要。
一方麵,根本方法來自於人類實踐,來自於人類在實踐中總結出的知識,特別是直接來
自於人類在實踐中總結出的最一般最抽象的知識——哲學,並再返回到實踐中經受實踐的檢驗。因此,掌握相關知識,有助於理解根本方法、運用根本方法、發展根本方法。另一方麵,根本方法中的求明創實,更是要求獲得對實際情況、客觀規律、已有方法與經驗教訓的認識,要求獲得、探索、檢驗和發展知識。因此,我們在理解根本方法的過程中,在運用根本方法的過程中,都要積累知識,學習知識,擴充自己的知識麵。社會發展到今天,人類的知識已經形成體係。這種體係可以稱為知識體係、學科體係或
者科學技術體係。了解人類社會的知識體係,建立自己的知識體係,非常重要。目前,社會上對於知識體係,對於科學技術體係如何分類,如何形成結構,意見還不統
一。但每一種分類和結構,都有一定道理。正如,一群人可以按性別分為男女、按年齡分為
老中青、按身材分為胖瘦高矮一樣。下麵首先介紹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提出的科學技術體係分類法。錢學森現代科學技術體係相互關係圖馬克思主義哲學橋梁數學哲學自然辯證法人天觀曆史唯物主義社會論認識論軍事哲學
係統論審美觀學科部類數學自然科學人體科學社會科學行為科學思維科學軍事科學係統科
學文學藝術基礎理論幾何代數數學分析生物學化學物理學力學心理學生理學神經學社會學經濟學民族學行為學倫理學信息學思維學戰略學係統學美學技術基礎應用數學計算數學機械原理化工原理電工學藥理學病理學免疫學資本主義經濟理論
社會主義理論社會主義
道德理論情報學
模式識別指揮學控製論
運籌學音樂理論
文藝理論應用技術統籌方法
速算技術硫酸生產工藝
齒輪技術心理谘詢技術
內科學企業經營管理
社會工作公共關係學
人際關係學密碼技術
人工智能戰術訓練
軍事工程係統
工程文學技巧
繪畫方法說明:錢老後來又增加了地理科學、建築科學兩個大類。
錢學森學科分類的標準:20世紀以來,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高度分化與綜合的發展趨勢,給科學分類帶來很多新問題、新情況,增加了學科分類的難度和複雜性。從各門學科研究的對象來看,物理學現在已在研究原來屬於化學研究的大分子、低維分子的結構與性質,研究人腦結構,研究經濟發展規律;心理學研究也從人體特點擴展到計算機科學中的各種算法、人機交互式智能型機器的心理特點等。從各門學科的研究方法來看,幾乎每一種新的方法提出來很快就被運用到其他學科中去,而且各門學科之間的研究方法已經沒有多大的區別。舊有的學科分類的矛盾日益暴露出來,它已經給科學發展帶來一定的阻礙,現在需要根據新的情況從新的角度來分析學科分類問題,建立一種能適應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新的科學技術體係。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教授提出建立新學科體係的原則,並在此分類原則基礎上提出了九大學科部類,他所提出的學科分類的原則主要是:
1 各個學科所麵對研究的對象都是客觀實際,不同學科之間的差別不在於研究對象,而在於它們研究的角度不同,研究的側麵有所側重。
按照研究的對象來進行分類反映人類探索自然秘密、進行科學研究的最初階段,對任何事物的研究,一開始總是直接麵對事物本身,隻有在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才會發現此事物與它事物之間聯係,才會從研究方法上得到啟發並推廣到對其他事物的研究上去。而一旦建立起不同事物之間的聯係及它們在研究方法上的相似,從學科分類來看就需要重新分析討論。科學發展到今天科學之間的交叉與綜合已經使按研究對象來區別不同學科的辦法不適用了。這顯示出按研究角度、研究側麵而不主要看其對象的差異進行學科分類辦法,有助於我們對學科之間區別的了解和認識。
2 一個學科內的各門知識之間存在著縱向的區別,一般需將某學科內知識分為基礎理論、技術基礎、實際應用三個層次。
基礎理論知識是指在這一個學科中最基本的內容,反映客觀世界本質的內容,如在物理學中反映電磁現象本質的學科知識為電動力學,它描述電磁場的性質特點及服從的規律,場是電磁現象最本質的方麵,我們平時所討論的電路的實際上是對場比較集中部分的一種近似理論。
技術基礎是指將基礎理論具體到某種特定環境條件下所出現的具體的性質特點的分析與討論。仍分析上例,在有導線連接的部分,電磁場主要存在於導線附近,電子不再是在整個場中運動而僅局限在導線之內運動,討論此條件下的電磁場的性質則由電工學所代替,電工學既是一種特定條件下的電磁理論的具體和近似,又是有導線連接的大量實際強電現象的理論基礎。
實際應用學科大多指某一項技術,它帶有強烈的應用色彩,比如電機原理,變壓器等,它以技術基礎學科為依托,更多地分析討論技術問題。
在傳授學科知識上,理科、綜合性大學,主要講授基礎理論層次的知識,工科院校則多講技術基礎的課程,實際應用層次的知識有些在工科院校裏是專業課,有些則是技工學校的課程。將學科知識從縱向分成三個層次有利於我們對學科發展的認識。一般說來實際應用層次的知識發展最快、內容最多,與生產結合最緊密,而且一個學科的形成往往是實際應用層次的發展引起的,它是學科知識中最活躍的一部分。基礎理論層次的知識發展最緩慢,一旦這一層次的理論建立起來則標誌著這一學科成熟,並被認為有完整的框架,而且基礎理論的建立必將大大推動技術基礎和實際應用兩個方麵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