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控訴(1 / 1)

在陳留王,董太後家侄董承及八位朝廷重臣的監督下,董太後被重新的裝殮了起來。董太後身邊人的哭訴,陳留王多次哭昏,董承拿出的條條鐵證,八大重臣的證明及陳述,清流的炮口全指向了何家,何太後主謀,故何大將軍主凶、甚至剛剛上位兩個月的少帝也成了幫凶。手握兵權,一心養病的董卓因為董太後被害而傷痛欲絕,月餘不見好轉,因受先帝重托不願侍奉偽君而至今不朝。接著少帝及何太後的條條罪狀又被多次黃表告天、竹簡告民,在沸騰的天怒人怨中,廢帝廢太後的朝議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

董卓在病中,朝臣們在等,朝臣們每天都有議題,他們不急,董卓在病中他等的起,可真的有些人等不起了,何進的親信等不起了,他們已經快被清流給炸成了灰灰,何太後也等不起了,因為越等證據會越多,她與她的兒子會越黑,這太後和皇帝那樣就沒法做下去了,這時候正好還有個更等不起的,自從丁原替何進說過幾句話以後,他的部隊就再也沒領到一粒糧食,他的兵已經到了要反的邊緣。在簡單的條件談妥後,丁原和何家要發難了,與曆史上不同的是,他們沒機會去和董卓開戰,他的對立麵是清流和朝廷重臣,是被餓瘋了的士兵逼急的百姓,是洛陽高高厚厚的條石城牆,是個已經發臭的護城河,是那四周遊動的西涼鐵騎,和城南數萬所謂的新兵營房。他們那裏都動不動。丁原和何大將軍的反攻在兩天後結束了,丁原被亂兵所殺,最後屍骨無存,呂布等帶領手下近三萬兵將歸降朝廷,受封左將軍,手下將領多被封賞,跑散的兵馬和何進殘餘多被殺或被收編。

隨著平叛的結束,聲討大會戰如火如荼,王允這次是邊抄家邊審判,並且及時的把審查結果彙總給了李儒為中心的智囊團隊初選。把對董卓有利的內容弄嚴謹後送到朝堂上討論,這之後的朝堂成了對何進家族的批判大會,這時的小皇帝劉辯每次上朝比上公堂受刑更難上了百倍,弄到後來每天要出現朝堂上皇帝多次昏迷,隨著時間的推移,陳留王劉協的日子是一天天看好,多數老臣和新貴緊密的團結到了陳留王身邊,甚至不少朝臣寧原連降數級去陳留王幕府為官。在多次看了並州軍士對丁原的控訴和清流們對何進的口誅筆伐後,一場全軍,全朝的訴苦大會戰又接連而起。這場會戰的結果是何家及親近權貴的聲望一落萬丈,董卓及清流的名聲高漲,並且不知被誰提議後把會戰也就是對何進控訴的精髓文章刊發全國州郡,以至於弄的開口說話不痛罵幾句何進都顯得自己大逆不道。以至後來大漢朝百多年的罪惡集中到了何進一身,何太後多次自殺無果而瘋癲,劉辯在親寫上百道罪己書後被勉為其難的封為弘農王。時年八月,新帝劉協正式登基,封董卓為太傅,理相國事,並封眉侯,因董卓忠心愛國,多起堅決請辭,最後正式被封為丞相,攝政至漢帝成年,朝臣經過十常侍和何進之亂,並經過司徒理廷尉事王允兩次大清洗已經十去其九,雖然招來部分清流補充,朝臣也不過幾十之數,每天多有空閑議題爭論不休,並有每月評論分發各州,一時洛陽紙貴,州府紙缺。

由於皇帝年幼,清流把持朝政,董卓養病不朝,大漢朝進入了無朝時期。董卓因為不懂政治,每天除了和王越練武就是去軍隊整頓,李儒,賈詡等董家舊部位卑權重暗中掌控朝局,朝中成了清流與權貴的爭鬥之場,由於軍中訴苦大會的不斷延燒,以至於民間也出現了平民與大家族相互對立的場麵。多位朝臣氣憤的離開朝堂,而後憤怒的起兵,這年冬天,一股強大的清君側,滅清流,誅王允的聯軍在向洛陽附近集結,一邊是聲聲血淚的對世家大族權貴的討伐,一邊是對清流和兵士平民的怒火,新建立的劉協王朝正在醞釀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