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沒,那就是壺口大壩!可是我爹爹調集上萬白銀戰甲戰士花了七年時間建成的!”譚靜雅站在一個山岩上,指了指下麵那陽光下從這端一直延伸到天際的龐然大物自豪的說道。
四人向那大壩上看去,隻見上麵車水馬龍,人潮湧動!不愧是貫通南北的一個經濟要道,許多以前繞遠路南下的,或者北上的商販,現在大都經過這裏,怪不得真源郡會發展的如此迅速!要想富,先通路,在這裏很好的表現了出來。
官府有告示,大壩每月有八天左右水閘泄洪,由於水浪過大,看不清遠路,所以大壩會關閉,剩餘的日子,各路商販可以暢通無阻!
在大壩水閘關閉的日子,允許商販在大壩邊上做生意,所以天朗氣清,而又不泄洪的日子,就會有些商販在這裏搭些棚子,做些小生意,為往來的客商準備些茶水,小吃,特產,什麼的。
幾個人三兩個起跳,已是落到了大壩的邊緣,穿過擁擠的人群,一路向裏麵走著,邊走著,邊欣賞那大壩兩岸的風景。
由於大壩閘口關閉蓄水,那左邊的水平線以眼睛看不出來的細微變化向上漲著,而右邊,平靜的水麵猶如一麵鏡子,看來大壩閘口已經關閉了好幾日,那右邊的水沒有了連綿不斷的水浪的衝擊和上遊帶過來的黃沙,已是變得有些清澈了,仔細觀察,能夠看到那還有些發黃的河水中,有一群群魚兒遊過。而大壩上方,早已落滿了各種水鳥,有的站在堤壩上曬著太陽,有的雙眼望著水麵,仔細的觀察這水中的動靜,一旦看到有異樣,就會像離弦的箭一樣,刺溜一聲掠過水麵,再次騰起,嘴巴裏已是叼起一條活蹦亂跳的遊魚。
那大壩不遠處平靜的河麵上,有幾個撐起的小船,漁夫正在撒網捉魚,那船頭分明站著幾隻喚作鸕鶿的長嘴水鳥,正歡快的往船頭擺著的一個籮筐中甩著自己從水中叼起的大魚。
幾個人漸漸往深處走去,那行人也漸漸少了,雖然沒有泄洪,但是越往深處,那水汽確是還是有些濃厚的,風也打了起來。怪不得泄洪的時候不允許人們通行,即使現在沒有泄洪,在這大壩深處,若是一般的人,不扶著大壩兩邊的圍欄,或者腳力稍微不行的,很可能一不小心,被吹進河裏。而這在中間,水深不說,而且離岸邊又遠,一旦掉進水裏,周圍再沒有遊船經過,或者腳力極好的人在大壩上扔繩子搭救,再好的水性,怕也會遊不到岸邊就力竭而死。
道青和道一相互調笑著欣賞壺口大壩的風景,譚靜雅剛學會了寒冰劍的第一式,突然想要道青幫忙指點劍法,隻見她飛身下了大壩,在那平靜的淮水上,根據葛玄傳授的劍法,舞動起手中的寒冰劍,寒冰劍所到之處,隻見那河麵之上結起一道道冰淩,而譚靜雅每走一步,那前麵就會結起一片凍成冰的落腳點,就像黑夜中一隻天空中奔騰的天馬,每一次落腳,就會亮起一片光點,正是寒冰劍中的一式踏雪尋梅!
歐陽靜頓時也來了興致,飛身下去,隻是與譚靜雅相比,歐陽靜想要在水麵上保持長久的站立不落下去,確是頗費力氣,她那巨闕劍陡一甩出,散發出來的熱氣在河麵上結起一層層迷霧,稍微離她近一點的譚靜雅差一點一腳踩空,跌落進了水裏。一閃身,幾個跳躍,已是上了大壩。
歐陽靜想要在水中控製自己的身形,怎奈頗為吃力!那手中的巨闕劍每次都是在水上一點即走,然而那短短的時間,河水卻是已經有了反映,幾條倒黴的遊魚沾上那熱水,已是翻了白肚,歐陽靜一陣氣惱,飛身也上了大壩。
“道一哥哥,我聽靜雅說祈福大典那****控水的功夫卻是非常厲害,不知道你可有在水上既能長時間站立,又不費真氣的功夫,可否教我一下?”歐陽靜上了大壩,攏了攏額頭那一根散亂的頭發,臉上能看到細密的汗珠,那衣服之上也沾了些水滴,看起來頗有些狼狽。原來她和靜雅雖然都是練氣化神級別的修為,但是對於掌控平衡這些技藝卻是頗為生疏,主要是由於南都提供的有現成的輔助平衡的各種戰甲,還有飛行工具,時間久了,許多人對於這自己操控平衡的能力,卻是不太看重,導致連在水上長時間停留技巧都沒有,雖然也能夠在水上站立很長時間不至於掉進水裏,但是全是靠那丹田一口真氣來維持,頗為費神費力!
“這個簡單,你們下來!”道青說著,飛身下了大壩,隻見她腳尖點在水上,傲然而立,猶如一支出水芙蓉,那身上的衣服被清風吹動,看起來說不出的清雅脫俗,而那腳下的水麵,除了一開始掀起的水花,現在卻是沒有一絲反應,好像道青本就沒站在那裏一樣。
歐陽靜和譚靜雅都張大了嘴巴,紛紛下了大壩,然後身體搖晃著控製著自己不掉進水裏去。
“有句話怎麼說的,叫做心如止水!你們想要不用太多真氣在水上站立,就要把自己想象成水的一部分,或者一粒微塵,首先要放空自己,把自己想象成水的一部分,你腳下踩的不在是水,而是你自己!”道青看著兩人說道。
那歐陽靜和譚靜雅按照道青說的,一個個靜靜的站在水上,然後放空自己,把自己想象成水的一部分,漸漸的,進入到了一個玄妙的境界,感覺下麵軟綿綿額,而自己就像是漂浮在天空中的一朵雲,而那用在維持平衡的真氣也少了,不多時,兩人已是領略了其中的奧妙,臉上露出了笑容。
“既然講到這裏,順便交給你們另一招,隨波逐流,就是在水上,隨著水波的晃動而浮動,和心如止水差不多,但是不能用一點真氣,你們閉上眼睛,然後放空自己,慢慢的不用一點真氣,隻是感受那水波浮動的聲音,身體的晃動與那水波的波動達到同一個振幅,產生共振,這樣你們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隨波逐流了!”道青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