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三陽洞(1 / 2)

教雖三分,道乃歸一。

————性海心源

四人進的洞去,隻見這是一個有一半間房子那麼大的一個小洞,洞裏麵空空如也,隻有一個石桌,圍著石桌擺放著四個石頭椅子。岩壁上被人用各種顏色的彩筆或者小刀雕刻著各種誰誰誰到此一遊,誰誰誰愛誰一生一世之類的塗鴉。正對洞口的岩壁一角有一個雕刻精美的貔貅石槽,石槽之上有燃燒的黑色的印記,應該是一個燭台。

歐陽靜和譚靜雅繞著洞穴轉了一圈,發覺沒什麼可看的,略微有些失望的各找了一張石凳坐了下來。

道青看著這個小洞,記憶中似曾來過一番,那樣的熟悉,卻又一時想不起來,愣愣的坐在一張石凳上,雙手支著腦袋發呆。

道一看了一圈,然後索然無味的挨著道青坐了下來。“想什麼呢?”道一看著呆呆的支著下巴看著青陽洞正中間入神的道青問道。

“我總覺得這裏似曾相識,我曾跟著師父來過,可是怎麼也想不起來,這裏原來不應該這麼小。也不是這種擺設。”道青像是在回答道一,又像是喃喃自語。

不該是這種擺設?道一聽了,閉上了雙眼,神念掃過了整個洞穴,眼睛疑惑的盯向了正中間的石牆,然後走過去用手敲了敲,悅耳的聲音在小洞內回響。道一單手掐訣,一股真氣噴薄而出,向中間的石壁流去,真氣碰上石壁,整個石牆晃動了一下,漸漸的有石塊脫落。

道一回頭看了一眼眾人,一臉的興奮,真氣源源不斷的輸向了石壁,石壁上開始有大塊大塊的石塊脫落,然後一塊平滑的石壁顯現在眾人麵前。石壁之上,在真氣的驅動下,一個個發著青光的字體顯現了出來。

道青首先站了起來,譚靜雅,歐陽靜也張大了嘴巴圍了過去。隻見牆上一串串的古字若隱若現,前麵大大的四個字乃是“性海心源”,緊接著是一行小字,仿佛是總綱,總共八個字,乃是“教雖三分,道乃歸一。”緊接著是內容,隻見上麵寫道:心境兩忘,一念不動曰‘戒’;覺性圓明,內外瑩徹曰‘定’;隨緣應物,妙用無窮曰‘慧’。見了真空空不空,圓明何處不圓通。根塵身法都無物,妙用方知與物同。

看著這短短的六十六個字,道一腦海中對於道的認識,嘩的一下炸開了鍋,眼神裏除了疑惑,更多的是震驚,教雖三分,道乃歸一?三教,難道是巫,道,佛?而這六十六字的修煉之法雖然從傳統的“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的觀念出發,它以人的自身比做修煉的鼎爐,以精氣為藥物,用神為運用的火候,循行一定的經絡,經過一定的步驟,使精、氣、神在體內凝聚不散,結成內丹。內丹以去疾健身為初效,延年永壽,駕馭萬物為中效,“陽神飛升”為最高目標。具體修煉是收心斂性、養氣守神、無欲無念三個過程。這三個過程竟然是道祖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逆行,即重新由三而二、由二而一、守一而歸無,最後歸於萬物之初的“道”。亦即所謂的命功(收心斂性、養炁守神)和性功(無欲無念)。竟與之前的修煉完全相反。道一額頭冷汗直冒,嚐試著按照這種方式修煉,頓時一陣氣血上湧,一口鮮血吐了出來。道青正自瞅著這些字發呆,一看道一吐血,慌忙跑了過來。

道一揮了揮手,“沒什麼。隻是真氣有些不穩。”

道青伸手撫上道一的手,頓時一陣陰柔之氣傳入身體,甚是舒服,道一感覺體內的狂躁的真氣竟然平靜了下去,一陣驚奇。

“這個法決我曾聽師叔說過,乃是以內丹為修仙途徑,而以“性命雙修”為其內煉大旨。認為以人體為鼎爐,以精氣為藥物,以神為火候,通過內煉,使精氣凝聚不散,結成金丹。是繼承祖師第三代祖師扶搖子內丹修煉的係統方法,將煉養分成五個階段進行,即:築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練虛合道。”道青突然想起,小時候師父和師伯遊曆天下的時候,曾帶著自己在這三陽洞中留宿過一段時間。也曾經詳細的講過這種修煉功法。說著,仿佛想起了什麼,竟然漸漸地下了頭,臉也紅了起來。道明要是看到這一幕,估計早就樂壞了,嘿嘿,這小丫頭又被我老頭子給算計了。

道一一陣錯愕,突然明白了過來,怪不得一碰道青的手,就會安靜下來,原來道青一直是正反一起練得,誤打誤撞的幫道一調理過一次,結果兩人就建立了一種聯係。道一想著,將道青的手抓的更緊了。道行竟然又有了突破,道青也是,手被道一抓著,又是害羞,又不想抽出來,漸漸的,源源不斷的真氣從道一身上傳來,竟然也堪堪要突破一個境界,到達煉神還虛後期。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道一喊著竟一把將道青拉入了懷裏,抱的緊緊地。仿佛害怕下一秒道青就要消失似的。

道青更加的害羞了,兩隻胳膊木木的垂在那裏一動不動的任由道一抱著,心裏滿是甜蜜,縈繞在心裏的那一絲哀愁,也消散了,反而第一次沒有反抗,竟然顫抖著雙手,緩緩地試探著抱住了道一。

“一哥哥,青姐姐,天還沒黑,你們這是要來十八禁麼?”歐陽靜小腦袋歪著,看著臉色緋紅的道一和道青,調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