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途中偶遇的女生(1 / 2)

你考得還好嗎?當我和她在長春火車站握手告別後的第二天,飛機在雲層中穿越時,我不禁在心裏這樣默默地問。

她是延邊大學的一名大四學生,認識她純屬一次美好的相遇。

2008年12月5日,我們工會療養團一行十人,從長白山觀光後夜宿延吉市,第二天8點半,我們坐火車前往長春,買的是硬座臥鋪票,導遊給了我一張下鋪票。一間臥鋪室設六個鋪,左右上、中、下各三張,與軟臥不同,硬臥有三層,旅客爬上鋪是很不方便的,碰到胖子或高個子更吃力。除非晚上想睡,一般旅客不太願意爬上去,寧可在走廊邊上坐著。我們一行中除我,其他人都分別在旁邊的兩間臥室。不一會兒,有3個男子提著行李進來了,望了望鋪位又走了,估計是找鋪位的。坐在我對麵的是一位二十二三歲的女孩子,她先於我進了臥鋪室,桌上已放了吃的水果和一些書,待我整理完行李,火車已經啟動了,我再看看兩側中上鋪的空位,感覺這間臥鋪室就隻有我與她了。

我瞟了一下她的日語書,知道她還是個在校大學生。這是個秀氣文靜的女孩,雙眼皮,染黃發,棕色長筒靴,脖子上掛一串小掛件,一襲牛仔褲,一件看上去有點舊的短大衣,戴手工織的帽子和手套,臉和嘴唇顯得蒼白,看上去有幾分憔悴。見到她,讓我聯想起韓國的女孩子。過去,我在旅途中曾幻想,在特殊的環境中、特殊的時間,能遇見一個特殊的人——女孩子,相互間說說笑笑,以消除旅途的疲勞。眼下,這不真的出現了嗎?一陣沉默,我感覺空氣有點凝固,就沉不住氣問她,於是開始了下列的對話:“你去長春?”

“是的。”

“你是大學生吧?”

“上大四了。”

“家在長春嗎?”因是周五,我想當然地以為她是學校放假回家去的。

“沒有,我去考試。”

一問一答後我了解到她叫樸善玉,一個常用的朝鮮族名字。她學語言專業,主要課程有漢語、朝鮮語、日語和英語,因她是朝鮮族,故免了朝鮮語這一課。這次她是和其他同學一起去長春的吉林大學參加日語考試的,由於車票分散,她沒能與同學們在一起。

她忙於自己的複習,我也不再影響她,就看起了隨身帶的周大新的《湖光山色》,她邊聽MP4,邊吃邊看,常有手機或小靈通鈴聲響起,她接聽倒快,三種語言都用,除漢語外我也聽不懂她究竟是在說朝鮮語還是日語。其實,她也在不停地撥弄兩部手機,來電接聽小靈通信號不好,會使勁兒在手掌上拍打。

“小靈通遇到信號幹擾是常事,用手拍打能行嗎?”我好奇地問她。她笑笑說,這裏信號常不好,有時拍幾下就好了。

不一會兒,她吃起了隨身帶的零食,阿膠棗、香瓜子和蘋果梨,後又泡一杯奶茶和一碗牛肉麵,又在麵裏加一小包類似蕨類的辣小菜,我知道她還沒顧得上吃早飯。她邊吃邊問我一些事情,在交談中,我知道,她爸是石化公司的職工,公司轉製後已退職休息。她媽56歲,在韓國打工,一個姐姐29歲,婚後在廣東發展。按她父母親的年齡,生她時已屬大齡了,現朝鮮族鼓勵家庭生兩胎,以繁衍民族後代,隻是朝鮮族人會享受,不太願意生二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