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在荷蘭語中意為“新的海中陸地”。它位於太平洋西南部,領土包括北島、南島及附近小島,麵積為270534平方千米,人口400多萬,南北相連的山脈成為新西蘭的脊梁,境內多火山和火山噴發後形成的火山湖,還有溫泉和溶洞,有火山口遺址70多個。
我們一行用三天時間考察了新西蘭的奧克蘭和羅托魯阿。新西蘭可以說是農業國,沒有重工業,經濟有七大支柱產業,分別是畜牧業、森林工業、深海捕撈業、醫藥保健業、乳製品加工業、教育出口業和旅遊業。新西蘭人講英語,留學費用比澳大利亞低,吸引了很多中國學生來此讀書,年輕的中國留學生隨處可見。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新西蘭迷人的田園風光,人在車中,車在景中。雖說是初冬,但新西蘭仍是綠草遍地,鮮花盛開,高速公路兩邊的天然牧場,一塊塊有序地用木籬笆圍起來,一群群牛羊在藍天白雲下慢悠悠地吃草,一片片原始森林在草原上顯得挺拔、蔥茂,偶有幾株楓樹或烏桕的金黃色葉子一叢叢地點綴在綠洲中,悠哉美哉。我們停留的幾天,天氣時晴時雨,雨後放晴,彩虹橫空出世,五彩繽紛,給美麗的景色又增添了幾分姿色,遊客紛紛把彩虹攝入鏡頭。居民為預防多發的地震,大都住一層的木結構小樓,有紅的、白的,建築風格是歐式的複線加曲線組成,富有藝術性。房前種著各種花卉,一派靜謐祥和的景象。
羅托魯阿是地熱的故鄉,我們一下車,就聞到淡淡的硫黃味。據說新西蘭是無蛇國,大概是硫黃太多之故吧。城中熱泉遍地,度假別墅也多,賓館裏都有溫泉,供遊人休閑洗塵。我們所住的賓館在山穀中,山中到處都是熱氣,有的則冒出一個個褐色的小泡泡,大的如漩渦,小的就像寧波泥塗中跳跳魚的洞。火山泥的用途很多,美容是最好不過了。地熱溫度很高,有的達到90度,足以燒烤。我試著用手去接近,但立即縮了回來,因為地熱像剛揭開的蒸籠一樣燙手。我們在一塊石坡上坐下來集體合影,那石頭也很暖和,有的人就仰臥著,幹脆讓地熱為其燙背解乏。新西蘭政府十分重視開發利用地熱資源,除地熱觀光旅遊外,還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地熱發電廠,既經濟又環保。一早我在山穀中獨走,穀內霧氣濃濃,熱氣騰騰,山澗溪水湍急,霧氣中交織著熱氣,熱氣中融入霧氣,在山間氤氳上升,再掬一把甘甜的泉水,頓覺心曠神怡,精神為之一振。
淘波湖是新西蘭最大的內陸湖,麵積606平方公裏,相當於新加坡的全部領土。它是雪山水融化後形成的湖,湖水清澈,湖中白帆點點,野天鵝、海鷗在湖中遊弋,還有成群的鴿子在身邊飛舞,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的景象。湖區盛產彩虹鱒魚,個體較大,肚下有一條紅線,以此得名。
新西蘭國樹為銀蕨,國鳥為幾維鳥。我們有機會見到了國樹和國鳥。其實在我看來,這兩種植、動物在我國是很普通的,其貌不揚。銀蕨細長的大葉子,其根類似於棕櫚,說花不是花,說樹不是樹,不過它同紅豆杉、銀杏一樣,也是地球上的活化石。幾維鳥沒有翅膀也沒有尾巴,與山雞差不多大,是站著睡覺的,睡時用長長的嘴作為支撐點保持身體的平衡。它性情溫和,喜歡食土中昆蟲,長六英寸,體重4磅左右,但是它的蛋卻重達1磅(約9兩),一年產一隻。新西蘭的硬幣上用它作為圖案,大概是物以稀為貴吧,否則用它作國鳥就令人難以理解了。
(2007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