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別宅在抄家時因為裴相及時買下,除了值錢東西和擺件小物品全不見了之外,笨重的大件家俱基本都在,也沒有損壞什麼,隻需添些器物床帳就能入住,甚至酒窖裏的佳釀還都在。
明淨可能實在不願意生母再寄人籬下,雇了許多人清掃整理添置東西,很快就收拾停當了,並特意把父親手書的“謝府”門匾掛了上去,又采買了幾個家奴先用著。
沒幾天太姨娘就搬了進去,她總算又回到了丈夫的宅子,還住在了以前和丈夫兒子一起住過的別院,隻是身份問題還沒解決。
蔣怡文擔心新買的奴才用著不趁手,很體恤地把一直服侍太姨娘的丫頭小廝廚娘們全送給了明淨,倒也解了燃眉之急。
而他家長輩得知他和德孝公主的丈夫交好,還在危難時幫過他們,就知道他將來前途必不會錯,就對他漸漸厚待看重。
明淨也求過淮安王,說自己已有駙馬都尉的閑職,謝家如今太惹眼,他不宜再領職務招人眼紅,還是等長生生產之後,他好好陪陪妻兒,過上一年半載再說前途之事,請嶽父關照一下摯友蔣怡文的前程,他一直想帶著妻兒外放為官。
淮安王說不過小事一樁,他給吏部打個招呼,有合適的職位就第一個考慮到他,保證找個好地方讓他滿意,明淨十分高興,對這個便宜嶽父也多了幾分真心的敬意。
而徐老伯夫婦擔心他倆離開老宅後,兒子回來找不到,堅決不肯搬走,明淨說雇個人守在那裏,一有消息就來謝府報告,他們還是不肯走。
明淨無奈,就派人每月送去錢米吃食,還在周圍街坊鄰居裏雇了一個四十左右家貧卻本份能幹的婆子,每日過去照顧他們老倆口。
派去尋找他們兒子的人也打聽到了一些消息,想是不久就能找到,等找到以後再向老倆口報喜吧,免得他們空歡喜一場。
在淮王安的努力下,如意公主府也很快就修繕好了,改成了德孝公主府,長生不想再住在淮安王府,就挑了個吉日和明淨正式搬了進去。
以後再不用過寄人籬下的日子,她想讓誰住公主府,就讓誰住,她喜歡誰就請誰做客,再也不用看人眉高眼低了。就是以後她的嫡婆母謝老夫人要來,也是依傍她生活,隻有她看自己的臉色而已。
隻是位於武功郡的郡伯府,雖然皇上已經開恩發還,明淨卻還顧不上修整,隻是托郡守派人先看護著,等他閑下來再收拾。
搬進公主府後,紀王妃想著女兒並未舉行什麼冊封禮,大部分宗親和權貴還不認識德孝公主和駙馬,就說服長生在公主府舉辦一次認親並喬遷宴,算是把這個女兒正式介紹到權貴圈子。
她給京中全部皇室宗親和三品以上權貴都發了請貼,收到貼的沒有一家落下都來了,沒收到貼的,凡是沾親帶故的,或者能找個由頭的,都找機會前來賀喜,真正的賓客盈門。
裴家老小全部上門來了,長生相信他們是真心來賀喜的。幸好紀王妃做這種事駕輕就熟,一切準備的十分完美,沒有出一點紕漏。
就連長孫皇後也準備了厚禮,帶著千金公主和姝兒,還有杜家四小姐前來賀喜,宴會辦的十分喜慶熱鬧,她也正式和京中的宗親權貴見了麵。
長生落落大方,優雅從容又謙和周全,除了少數妒忌拈酸的外,贏得了大多數閨秀貴婦的認可,從此正式加入了京中的貴婦圈,以後往來應酬是少不了的,當然,其中很多是看在淮安王府的權勢和皇後對她十分喜愛的麵上。
紀王妃擔心女兒累著,也知道她並不喜這種應酬和客套,認親宴後借口胎相不穩拒絕了大部分應酬和上門探視,隻有宗親中的大事才帶她參加。
決定舉辦喬遷宴之後,明淨記掛著生母重回謝家恢複妾室身份還得謝老夫人點頭,不想和她把關係搞的太僵,覺得這剛好是一個機會,她是長生正經的嫡婆婆,明清是他的嫡兄,不請他們難免受人詬病,他不願長生聲名有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