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發展成果(一)(一)(1 / 3)

長沙發展環境報告

長沙轄芙蓉、天心、開福、嶽麓、雨花五區和長沙縣、望城縣、瀏陽市、寧鄉縣,總人口613萬,總麵積11819平方千米。其中市區常住人口199萬人,市區麵積556平方千米,建成區麵積186平方千米。

近年來,長沙市以深厚的湖湘文化底蘊、與時俱進的開放理念、戰略性區位優勢、日臻完善的城市功能、發達的產業經濟、強勁的市場需求和豐富的人才資源,在我國經濟、社會、文化舞台上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引起了海內外公眾的廣泛關注。進入新世紀以來,長沙人民致力於建設“繁榮、開放、文明、秀美”的新長沙,努力營造良好寬鬆的內外發展環境,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全麵發展和進步。

根據國務院批複同意的長沙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2020)修訂版,把長沙定位於長江中遊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到2020年,長沙的城市人口310萬,城市建設用地310平方千米。在未來的發展中,長沙將遵循經濟、社會、人口、資源和生態環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通過科技進步和產業結構優化,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和效益,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把長沙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社會文明、布局合理、設施完善、環境良好、風景優美的現代城市。

一、自然地理區位環境——長沙自然地理獨特,山水風光秀美,物產資源富饒,交通條件和經濟區位優勢顯著,是全國省會城市中唯一的生態市試點城市

1.1自然環境

長沙位於湖南省東部偏北,湘江下遊。東西長約230千米,南北寬約88千米。東接浙贛,西引川黔,北控荊楚,南領桂粵,據中華腹地,扼南北要衝,素有“荊豫唇齒,黔粵咽喉”之稱。

長沙處於湘中丘陵與洞庭湖衝積平原過渡地帶和湘瀏盆地,地勢南高北低,丘澗交錯、紅岩白沙。地貌基本上是山地、丘陵、崗地、平原各占四分之一。土質多為弱酸性地帶紅壤和河流衝積土,肥沃適耕。土地利用以林地和水田為主,林地占全市土地總麵積的51.65%,耕田占28.38%。市城區地表為粘土砂礫層,岩基結構堅硬,每平方米承壓能力為2.5~3萬千克,高者達5萬千克,適於現代都市高層建築建設。

長沙屬東亞季風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雨熱同期,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6.8℃~17.3℃,無霜期年均275天,日照時數年均1677.1小時。

長沙屬湘江水係,水資源豐沛。湘江自湘潭昭山流經長沙縣西南邊境,由南向北縱貫長沙市境約75千米,彙入洞庭湖。境內有大小15條支流彙注,其中較大的有瀏陽河、撈刀河、靳江、溈水。水資源主要源於降雨形成的地表經流,加上湘江幹流過境水,總量達808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用量達到3600立方米,高於全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220立方米。

1.2交通條件

長沙是中部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已基本形成水、陸、空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境內有京廣、湘黔、浙贛、洛湛、長石鐵路線聯通東西南北;有京珠、長常、長永高速和106、107、319國道縱橫交錯,14條省道和106條縣道等密布成網。高速公路裏程已達193千米,等級公路3361多千米,公路密度達到每百平方千米42.74千米,全市3036個行政村除2個島嶼村外,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湘江千噸級航道,寬800~1200米,水流平緩,航道得天獨厚,經洞庭湖入長江可達東海;有集裝箱吞吐量達6.6萬標箱(2010可過15萬標箱)的全國最大的內河主樞紐港——霞凝新港,是國家二類通關口岸;有設施先進的黃花國際機場,可直航國內35個主要城市和香港及曼穀、漢城、釜山等境外城市。

1.3經濟區位

長沙經濟區位優勢顯著。既是內陸通向兩廣和東部沿海及西南邊陲的樞紐地帶,又是長江經濟帶和華南經濟圈的接合部。東西對流,長沙是重要橋梁,是沿海和東部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的理想輸出地,是西部資源輸出的中心節點。南北合作,長沙是最重要的融合地,具有與兩大經濟區域進行密切經貿合作的得天獨厚條件。近年來,長沙已成為支撐沿海、沿江開發地區的後方基地和促進內地和西部開發的先導城市,成為省內、西南鄰省及粵港地區的資金、產品、技術、信息、人才等生產要素輸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在全國經濟戰略布局中,發揮著承東啟西、聯南接北的重要樞紐作用。

二、曆史人文環境——長沙曆史悠久、人文薈萃,素有“屈賈之鄉”、“湖湘首邑”之稱,是湖湘文化的策源地和全國首批曆史文化名城

2.1曆史文化背景

遠在舊石器時代,長沙地區就有原始人類活動。新石器時代,已形成氏族及部落。長沙有文字可考的曆史達3000多年,殷商之世長沙屬揚越之地,是百越部落的分支。春秋戰國時,長沙為楚國軍事重鎮和重要糧食產地。秦朝在全國設置36郡,長沙郡是其一。漢朝時為長沙國首府,三國時屬吳國,兩晉、南朝稱湘洲,隋、唐、元稱潭州,宋代屬荊湖南路,明改為長沙府,清朝為湖南省省治、府治、縣治所在地。1933年,長沙市定為省會。1949年長沙和平解放。

長沙出土的商周時代的青銅器,其數量之多、器形之美、花紋之精,居我國南方之首。中國目前最大的古樂商代大銅鐃和四羊方尊、人麵方鼎等青銅器出土於長沙。距今7000多年的古陶器、馬王堆西漢古墓女屍、走馬樓三國孫吳紀年簡牘等長沙文物舉世聞名。屈原、賈誼、李白、杜甫等古代文化名人曾客居長沙,發黍離之憂,詠興邦之誌,留下了千古絕唱和傳世碑刻。醫聖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藥王孫思邈相傳隱居長沙瀏陽。

長沙還是清末維新運動、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策源地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祥地之一,素有“革命搖籃”的美譽。在“心憂天下、經世致用”的湖湘文化影響下,長沙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曾勇立潮頭,獨領風騷。譚嗣同等在此創建時務學堂,傳播資產階級革命先聲;黃興、蔡鍔、陳天華等大批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誌士,從這裏走向反清、反袁鬥爭的曆史舞台;毛澤東、蔡和森、劉少奇、何叔衡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早年在此求學,指點江山,激揚文字。1927年,毛澤東領導工農武裝秋收起義,從長沙瀏陽的文家市走向井岡山,開啟了中國革命輝煌的篇章。

2.2湖湘文化發展

長沙是湖湘文化的策源地。公元967年,創建的嶽麓書院,為全國四大書院之首,在全球最古老的大學中排名第二。宋代理學大師朱熹、張栻在該書院主持講學。明末清初湖湘學派的代表王船山集曆代理學思想之大成,創立了以“經世致用,倫理踐履”為特征、高度重視實踐實用的哲學、倫理、軍事、政治、文化思想體係,形成了憂國憂民、經世致用、創新求變的湖湘學派,成為我國傳統思想文化中的瑰寶。鴉片戰爭以來,秉承湖湘學派傳統的陶澍、曾國藩、左宗棠、魏源、郭嵩燾等風雲人物,將湖湘文化推向全國。

湖湘精神內涵就是務實、奮鬥、經世愛國。近代的湖湘文化更是追求改革和務實,主張開放、不保守,敢為人先。在這種厚重的人文底蘊影響下,長沙區域性文化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文化產業是當代中國及世界各國振興城市的主旋律。長沙將在現有的門類齊全的文化行業群落的基礎上,利用文化積澱深厚的先天條件,進一步發展文化產業,用文化帶動旅遊業、商業、金融業、房產業等各類行業的發展。

三、經濟及產業發展環境——長沙工業經濟基礎良好,工業產業結構較為合理。跨入新世紀以來,長沙實施“興工強市”戰略,大力推進工業化進程,工業經濟四年翻了一番,已成為中南地區工業經濟發展最具潛力的地區之一。農業方麵,長沙擁有良好的農業自然生態環境,曆史上是全國“四大米市”之首,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和農業科研基地。第三產業方麵,長沙自古以來就是江南商業重鎮。商貿傳統底蘊深厚,設施一流,市場繁榮,是中南地區最重要的商貿中心城市和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3.1工業產業環境

3.1.1工業門類

長沙工業產業門類齊全。在國家劃定的39個工業大類、212個種類中,除石油與天然氣開采業外,其他38個大類、201個種類均有分布。既有一大批起支撐作用、產業優勢突出的大中型工業企業,又有眾多產業特色鮮明、配套能力較強的中小企業,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工業產業鏈。2003年全市完成全部工業總產值803.50億元,比上年增長21.3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533.93億元,增長27.76%,規模工業總產值占全省五分之一強。規模工業利稅完成104.56億元,規模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65.14%;拉動GDP增長5.18個百分點,對GDP增長貢獻率達到37.1%。在全國26個省會城市中,工業發展速度(增加值)居第9位。

3.1.2產業格局

長沙工業產業格局以輕工為主,輕重工業協調。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生物醫藥、高檔卷煙、汽車製造、綠色家電、工程機械、精細化工、精品紡織、食品加工等產業具有優勢和特色。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壯大新興產業的基礎上,基本形成了工程機械、電子信息、煙草食品三大支柱產業和生物醫藥、新型材料兩大新興產業的產業格局。2003年三大支柱產業分別占全市規模工業總產值的12.24%、11.3%、22.9%。全市產值過億元企業達75家,企業集團37家。如機械製造業的遠大空調、三一重工、中聯重科,電子信息產業的LG曙光、湘計算機、創智科技,煙草食品業的白沙集團等均是全國知名企業。白沙集團2001年度為全國納稅百強企業第7位,中聯重科連續3年在中國最具成長性上市公司排名中居工程機械行業第一,“白沙”、“夢潔”、“藍貓”獲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產品。

3.1.3工業園區及高新技術產業

長沙工業園區發達,現有“兩區六園”為主體的大小28個工業園區。“兩區六園”,即國家級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長沙經濟技術產業開發區、瀏陽生物醫藥工業園、嶽麓山大學科技園、望城高科技食品工業園、寧鄉科技工業園、環保科技產業園、新港工業園。其中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麵積24平方千米,含有國家級軟件基地長沙軟件園、新材料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基地、傳感技術產業基地、嶽麓山高科技園及政策區、星沙工業高科技園、遠大高科技園等。該區2003年實現技工貿總收入403億元,完成增加值105億元。長沙經濟技術產業開發區,麵積33.5平方千米,有金霞物流園區、生產加工基地、配套服務區、生態住宅生活區四個組團。2003年完成增加值70.1億元。該區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在中西部16個國家級開發區的前3名。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有了基礎設施良好,綜合配套服務機構和功能齊備的各類工業園區,長沙高新技術發展迅猛。高新技術依托“兩區六園”及20個專業園區,已培植了一批高新技術產業群,形成了電子信息、先進製造技術、新材料、生物醫藥和高科技食品等五大高新技術產業群。電子信息產業依托長沙軟件產業基地,聚集了軟件企業200餘家,其中湘計算機、創智科技成為全國知名企業。新材料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基地聚集了金瑞新材料、三潤納米、科力豐新能源、三環電源等高新技術骨幹企業。瀏陽生物醫藥園吸引了27家來自全國的高科技醫藥企業入駐並研發出40餘個國家級新藥,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湖南生物醫藥產業基地”。長沙先進製造技術更是國內領先水平,有遠大空調、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一批國內先進機械製造技術的領頭雁。2003年全市實現高新技術總產值352億元,創彙2.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