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三章 隻如初見(2 / 2)

早有人收拾好桌子,鋪放好紙硯,隻見那文士端起茶微微一抿,神態極其從容,不慌不忙走到桌前,提起筆不假思索一揮而就,慕容玨伸出頭去一看不禁大驚,暗道:原來是他!卻見上好絹紙上寫了一幅對聯,上聯是: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下聯是: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字跡淋漓灑脫又呈淩厲不羈之氣!

文士寫完將毛筆一擲,拱手道:“見笑!”又坐一旁自顧飲茶去了。

紀綱對著對聯臉上一陣青一陣白,眼底閃過一抹戾氣,猛地把紙抓在手心,沉聲道:“學士好文采,紀某記下了!”

也不喝茶轉身帶人離去。

作者注:慕容玨以為那飛魚服上是龍其實不是。飛魚類蟒,亦有二角。所謂飛魚紋,是作蟒形而加魚鰭魚尾為稍異,非真作飛魚形。飛魚紋《山海經?海外西經》:“龍魚陵居在其北,狀如狸(或曰龍魚似狸一角,狸作鯉)。”因能飛,所以一名飛魚,頭如龍,魚身一角,服式為衣分上下二截相連,下有分幅,二旁有襞積。

……

慕容玨和落雨坐下吃著茶點,這裏的茶點果然名符其實,落雨吃的不亦樂乎,連呼好吃好吃。

慕容玨輕輕啜了一口茶,看那人仍是一幅渾不在意地神態忍不住提醒道:“解大人,此人心性狹窄,你如今當眾取笑他,以後可要當心了!”

那人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公子認識解某?”

原來這布衣文士竟是當代名士解縉解大紳,隻是此人雖然才識過人,性格張揚,出了朝庭卻喜布衣示人混跡於市井之中,一般老百姓是隻聞其名不識其麵!

慕容玨當然不認識什麼解大人,卻了解曆史上的解縉,剛才就是憑那幅對聯再一想紀綱對他的稱呼猜出了他的身份。

慕容玨微微一笑:“解大人乃當朝著名才子,才思敏捷!果然名不虛傳!今日幸會,當以茶作酒,敬大人一杯!”

說著端起茶盞一飲而盡。

解縉暗暗稱奇,此人明明是個弱質女流,言行卻大有見識,他素來也是灑脫之人,當下哈哈一笑:“公子過獎了!”

端起茶盞也一飲而盡。

“小兒何所愛?夜夢筆生花;花根在何處?丹府是吾家。”

慕容玨輕輕念道,看著解縉一臉的驚訝暗自得意,心想自己曆史雖然學的糊塗,但在唐詩宋詞曆代名人詩句上可沒少下功夫,看的多了,也能謅上幾句,不然上學時怎麼會有才女之稱!隻是這位著名才子留下的詩作實在不多。

這一首詩據說是解縉五歲那年“族祖”抱他到腿上,逗他道:“小兒何所愛?”沒想到這小屁孩兒順口就應了四句詩:“小兒何所愛?夜夢筆生花;花根在何處?丹府是吾家。”祖父當然驚喜不已。(明人筆記《列朝詩集》中有記載)。

“這是兒童時的玩笑,公子竟然記得!” 解縉訝然問道,卻也不以為許,又道:“公子剛才說讓解某當心小人,此話怎講?”

慕容玨暗歎,話點到此還非要問個明白,難道我非得說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載才行?

當然不能這樣說。

心思電轉,笑道:“解學士乃天子重臣,一片忠心,又悉心撫佐太子,不免遭到一些小人忌恨,看那人麵相非良善之輩,何苦白白得罪了呢!”

解縉目光一閃,沉思片刻問:“還未曾請教公子尊姓大名?”

“在下慕容玨!”

解縉肅然起立,深深揖禮道:“解某一生自負,朋友家人中也未曾聽到如此肺腑之言,多謝姑娘提醒!”

慕容玨大吃一驚:“你,你看出我——”

解縉眨眨眼,忽然一笑,指了指慕容玨耳朵,但笑不語。

慕容玨忽然想起,是耳上有穿的耳洞泄了底,當下哂然笑道:“原來學士大人一開始便已看出,小女子當真是無禮的很!”

“慕容公子見識不俗,言辭率真坦誠,解某感激不盡!就以茶代酒敬公子一杯!”

二人把盞品茶,從詩詞談起,又評論起天下大勢,一個是胸藏錦繡,才思過人,一個則活過兩世,雖對曆史不甚清楚卻也能數說一二,兩人越談越投機,竟忘了時辰,急得落雨一會扒頭看看太陽,一會又看看小姐,想插嘴都插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