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上元節(1 / 2)

明白這層道理,她又何苦髒了自己的手。

“妹妹怕是不知道吧,這戲曲啊,還是從這單子上找比較好,你突然找了單子上沒有的戲曲,也總要擔心人家會不會唱不是,好了,我看這麼著吧,咱誰也別選了,讓班主挑幾個喜慶的唱了便是了。”詹蘇氏嗬嗬一笑,然後把手中的單子遞給一旁的班主,班主忙感恩戴德的接過單子,然後退下了。

上元節,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

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隻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恭國的傳統也類似。

雲賢隨意的撥弄著自己麵前的碗中的元宵,想著稍後該戴著什麼麵具出門遊玩。

可能是因為四國之戰還未燃起,現在的帝都還是一如既往的繁華興盛,無論是官道還是民道,處處張掛彩燈,百姓們還製作巨大的燈輪、燈樹、燈柱等,滿城的火樹銀花,十分繁華熱鬧。

雲賢對這時候的元宵節還是很感興趣的,畢竟到了現代,別說元宵節了,就是除夕的時候,那年味也淡的與平日裏的假期沒什麼太多區別了。

不像此時,節日氣氛能持續上五天左右,燈的樣式繁複多樣,逛燈市更是一件十分賞心悅目的事情。

官家在寫在紙條上寫上燈謎,貼在花燈上,猜中的人還能得到小小的獎勵。

這種娛樂益智的活動受到人們喜愛。

有些商家比較會做生意,在燈謎的基礎上又多了一種緣分花燈,就是整座城內,同樣的花燈隻有兩個,商家再售出的時候會登記一下,把花燈分別賣給尚未婚娶的一男一女,這兩個花燈上都隻有半句燈謎,兩個花燈湊成對後,就成了一個完整的燈謎,猜出燈謎的男女可以去商家領取禮物,多半是鴛鴦成雙的玉佩。

雲賢記得很清楚,前世的時候,也就是今年的樣子,她拿得花燈是印著梅蘭竹菊的四方四正的花燈,燈謎是何,她已經記不清了,她記得當初同她一般提著同樣花燈的男子,似乎姓燕。

她當時急著找太子天騰,並未與其多加言語,隻是覺得不能與太子爺拿同樣的花燈,覺得很晦氣。

雲賢身體不好,最近也越發的懶散了些,湘繡準備好一切的時候,雲賢也不過剛吃掉第二個元宵罷了。

“小姐決定用什麼麵具了嗎?”湘繡伺候著雲賢披上厚厚的披風後問道。

“還未決定好。”雲賢仔細看著放在架子上的麵具說道。

“那,不如小姐與大家一般,去買一個麵具如何?”湘繡提議,:“今天是上元節當天,必定是最熱鬧的一天,若是小姐因為決定不了戴那個麵具出去,而耽誤了熱鬧的時辰,就不好了。”

“就這個吧!”雲賢隨手指了一個。

湘繡忙探頭一看,看到麵具後,不由疑惑的問道:“小姐,那麵具尚未完成,而且也不及其他的好看。”

“就那個好了。”雲賢堅持的說道。

她對於這上元節出門必須帶著麵具的事情,其實從某些程度上是排斥的,因為這戴著麵具的要求是針對女子的,男子可以選擇戴或者不戴,女子出門,不問是否婚嫁,都必須戴著麵具。

因為雲賢是身體不好,所以一行人,走走停停,所幸,這八裏回離鬧市區很近,沒多久,他們就到了花燈展示的街道。

萬盞彩燈壘成燈山,花燈焰火,金碧相射,錦繡交輝。

帝都的少年、少女戴著鬼怪的麵具載歌載舞,萬眾圍觀。

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燈燭齊燃,鑼鼓聲聲,鞭炮齊鳴,說是百裏燈火不絕也不為過。

雲賢他們到了走了一會,就聽到太平鼓被擊響,戴著麵具的藝人們開始邊前進,邊扭秧歌、踩高蹺、舞龍、太平樂(舞獅子)、劃旱船。

雲賢這邊為了安全,並未往前擠,而是上了街道旁邊的酒家二樓,從上麵看著下麵的表演。

“小姐,你看,是太平樂。”湘繡有些興奮的指著窗下的景象,要知道,雲賢從前並未參加過上元節的活動,她這個貼身侍女自然也無緣見識。

至於雲賢不能來看花燈的原因,有的是因為身體不好,不良與行,有的則是因為入宮,上一年則是因為君後薨了。

想到這裏,湘繡又不禁擔憂起來,小姐的身體越來越差,怕是過不了多久,又要與先前幾年一般,不良與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