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眼看到了高麗綜藝的錄製過程之後,寧越心中更是感慨。
這些高麗人的敬業精神真的是沒話說,無論是藝人而是製作人都是一樣。
若論眼界的話,寧越就算不是藍星第一,那也是排名前列,畢竟有兩個世界的經驗打底子。
眼界決定了一個人的心懷,寧越從來不以地域和種族劃分人。
高麗人的眼界低隻是受出生的限製,換做寧越處在他們的位置上,未必能做出比他們更好的綜藝節目。
論勤奮和鑽研,他們已經做到極致了,也難怪他們能風靡整個東大陸。
努力總是會有回報的,哪怕高麗人因為方向的問題達不到巔峰,卻也走出了他們自己的路。
寧越愈發堅定了之前的想法,和高麗人多合作合作,多引進幾部高麗綜藝節目,是個不錯的選擇。
別看高麗人表麵狷狂無禮,但他們對強者的服從性也是刻在骨子裏的,是個相當不錯的合作對象。
隨即寧越找到了韓相權,跟他說明了來意。
韓相權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還有這等好事?
高麗娛樂圈百分之八十的收益是靠出口,他們在出口方麵格外的有經驗。
而且高麗的作品的確是很適合出口傾銷,大眾而廉價。
也正是因為如此,其他州的娛樂者對高麗人格外的警惕,生怕他們的本地市場受到高麗人的侵蝕。
近年來,高麗人的生意是越來越不好做的,外州的娛樂者在進口高麗作品時百般刁難,變著法子地提高分成比例,還為高麗人專設了各種苛刻的條件。
高麗人就是靠出口吃飯的,這方麵的生意一萎縮,所有人的日子都不好過了。
這也是高麗娛樂圈永遠不可能登頂東大陸的原因之一,隻有強大的本地市場支持,就會被外人捏得死死的,你再努力也沒用,大部分的利益還是被引進方賺去了。
高麗人也沒辦法,實施地方保護政策是各州的天然權利,沒人可以改變。
現在寧越居然主動要求引進高麗的作品,韓相權怎能不喜出望外?
尤其寧越準備引進的還是綜藝節目。
高麗出口率最高的是電視劇,其次是音樂(唱片、演出合作之類的),電影都比前兩項差不少,綜藝接近於無。
倒不是高麗綜藝口碑不行,實際上高麗綜藝比高麗劇還受歡迎。
問題是綜藝這東西就是賣模式,而模式並不值錢。
其他州的娛樂者哪怕就著高麗的某些綜藝節目修修改改,也能做出差不多的節目,哪怕質量稍差一些,也差不太多。
本身高麗綜藝規模就比較小,改動起來也方便,換言之,規避版權法也方便。
達人秀係列之所以能賣到全世界去,一是版權複雜,規避起來麻煩。
選秀是大版權,一個版權項目下麵有幾百個分支,一個版權書能有幾十頁厚,想規避可不容易。
二來選秀這樣的大項目,實際操作經驗很重要,不是隨便學就能學得來的。
寧越對選秀如此了解,當初還不是得跟西蒙借剪輯師?太過複雜的項目,經驗就尤為重要了。
說到底,還是吃的眼界的虧,高麗人做的綜藝節目都帶著小家子氣,好模仿,不花錢就能自己做的東西幹嘛要花錢引進?
而且高麗綜藝的收益模式又太單一。
這是舊式綜藝的通病,基本隻能靠廣告吃飯。
出口高麗劇和音樂,能順帶捧紅歌手和演員,他們就能屁顛屁顛地去外州撈金了,這個收入甚至比作品本身的收入都要多。
而綜藝節目就不行了,人家都是自己做,自己的嘉賓自己的主持,跟你高麗人沒關係。
所以高麗綜藝出口起來一向比較困難,好吧,其實是幾年也出口不了一個節目。
韓相權是福山電視台的,他本身手上是沒有綜藝節目的版權的,但同在一個圈子裏,他可以幫寧越牽線搭橋。
這對他本人也是大有好處的。
高麗綜藝本來就出口不出去,寧越願意進口,那韓相權夾在中間自然就能大撈好處了。
這不僅是收益的問題,韓相權能操作成了這事兒,就能順理成章地成為圈裏的能人了。
別人都賣不出去的東西,隻有韓相權有渠道,這可是一個巨大的優勢啊!
高麗綜藝雖然賣不出去,但高麗綜藝從業者在本州的地位並不差,韓相權能和寧越達成長期合作關係,那他很快就能成為高麗綜藝圈內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唐州原本就是東大陸最富庶的州之一,而且本地娛樂業又不像清州、南州那麼強,是最佳的出口地。
寧越倒也不怕高麗綜藝會擾亂唐州市場,因為這跟清州人的入侵完全是兩碼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