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書人書話 第二章2007年的中國實體小說,出版,科幻小說小說(1 / 2)

第四部分書人書話 第二章2007年的中國科幻小說

本年度選集收入的是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國內科幻雜誌和幻想文學雜誌發表的中短篇科幻小說,同時收入少量國內出版的科幻長篇小說的節選。

在這個時間段內,國內科幻出版的形勢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化,科幻小說的主要出版園地仍集中在雜誌上,它們主要有:《科幻世界》、《世界科幻博覽》、《科幻大王》、《九洲幻想》和《幻想1+1》。

從這幾本雜誌的風格上能夠清晰地看出當前科幻文學的發展趨勢。上述前三種屬於傳統型的科幻雜誌,在這三本雜誌中仍能看到傳統的科幻定義和理念的烙印,除了其中的小說作品盡可能地靠近科幻的核心定義外,雜誌中的科普內容也顯示了這一點。三本雜誌中每期都有科技簡訊,其中《科幻世界》和《世界科幻博覽》還有大幅的科普彩頁文章。而《九洲幻想》和《幻想1+1》則顯示了目前科幻與其他幻想文學體裁相融合的大趨勢,與前三種傳統型雜誌相比,後者的風格更加時尚和前衛,不再強調甚至有意模糊科幻和奇幻的分界線,其中的作品風格自由華麗,呈現了大幻想文學的雛形。對傳統的堅持與新浪潮並存,形成了中國科幻文學豐富多彩的風景線。

國內長篇科幻小說的出版繼前兩年之後仍處於低迷狀態,除上述雜誌外,出版社在這一期間出版的科幻長篇數量稀少。在雜誌中,除了《科幻世界》屬下的發表小長篇的《星雲》期刊外,《九洲幻想》和《幻想1+1》也刊登長篇科幻小說,但數量有限。20世紀開始之際,科幻出版的長篇和單行本時代曾經露了一下頭,但很快消失了,中國的科幻出版仍處於雜誌時代,長篇市場還有待開發。

本年度國內科幻界最引人注目的事無疑是在成都召開的國際科幻、奇幻大會,與1997年的那次盛會相比,這次會議增加了奇幻文學的內容,反映了幻想文學發展的大趨勢。會議期間中外作家和幻想文學研究者進行了廣泛的交流,科幻方麵,大家關注的視點主要集中在新時期科幻文學的發展上。與會者一致認為,科學技術空前迅猛的發展給科幻文學帶來了複雜的影響,同時也看到,雖然經曆了不同的發展軌跡,東西方科幻文學卻麵臨著相同的問題,如何在技術奇跡日益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的情況下,使科幻文學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是世界科幻作家們麵臨的共同挑戰。

這次盛會中,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來自全國的科幻迷,他們的人數和表現出來的熱情都超出了會議組織者和到會的作家與評論家的預料。耐人尋味的是,這種熱情在隨後於日本橫濱召開的世界科幻大會上並沒有出現,這就給了我們一個鼓舞和啟示:國內的科幻市場如初升的太陽,仍然充滿著巨大的活力,科幻讀者的低齡化很可能正是我們的優勢,也是科幻文學騰飛的基礎。但正如筆者在會議上的發言中所說,目前中國科幻是一粒很濃很純的顏料,我們要做的是把它扔到社會的大水池中使其擴散開來,雖然顏色淡一些,但存在麵更廣大。

這一年度的國內科幻創作,基本上延續了前兩年的特點,呈現波瀾不驚的平穩態勢,各種風格和理念的作品都占有一定的比重,無論作品的表現手法是傳統的還是前衛的、內核是技術型還是文學型的,所產生的影響都比較均衡,並沒有任何一種類型的科幻作品取得明顯的優勢。正是基於這一特點,本選集的著眼點在於努力反映這種多樣性,從不同風格流派的作品中全麵選擇,盡可能為本年度國內科幻文學創作勾畫出一個全麵準確的輪廓。

同前幾年一樣,傳統型科幻仍然頑強地占據著一定的比重。同“硬科幻”或“技術型”科幻這兩個名詞一樣,用傳統型來稱呼這一分類的科幻作品也很不準確,也許把它們稱為“本原”型科幻更為恰當。這類作品的最主要的特性在於,它們的表現核心是科幻本身,主流文學所關注的表現對象僅是科幻框架中的填充物,對於後者,這類作品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簡化,這種簡化可能是作者自覺的,也可能是無意識的。本選集中的這類作品有《假設》、《ACE小姐的心事》和《在他鄉》等。與何夕近年來的其他作品相比,《假設》的技術框架感更強一些,技術圖像在與《傷心者》相比較淡的文學背景上鮮明地凸現出來,其表現的核心就是一個新穎的世界圖景;長鋏在去年的《萊氏秘境》和今年的《ACE小姐的心事》中,都把科學史的某一斷麵加以變形,創造出一種在厚重曆史的依托下極有質感的科幻意境,但這種在架空曆史的同時也架空科學的表現手法,對讀者的知識背景有更高的要求。科幻核心型的作品的一大特點是塑造和表現了某種隱藏在個體後麵的“宏形象”,《在他鄉》和《靈天》中雖然描寫了個體形象,但它們所塑造的真正形象是整個種族,《靈天》中真正的主人公是靈豚和天鯨兩個文明,在《在他鄉》中則是整個漂流中的人類。而人類的一種可能的未來則是《雨林》和《你形形色色的生活》中所創造的“宏形象”。科幻核心也不一定必須擁有技術屬性,比如《冷風吹》中的“碎片”,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超自然的,當作者賦予它自然屬性時,便在流沙般的技術基礎上為作品構建起一個堅實的科幻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