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於1916年的6月6日去世,孫中山及其黨羽已無袁可反,但政權仍在北洋手中。中華革命黨停止了軍事行動,孫中山雖公開聲明“恢複約法,尊重國會”,但政治大局上卻插不上手,北洋掌實權者根本不理他。在這種局麵下,他的黨羽蔣介石再次來到上海灘,感到在政治上殊乏出路,決定另謀生計了。
從1916年到1922年的六年中,蔣介石一直與孫中山保持聯係,並且時有來往。在大哥陳其美被袁世凱幹掉後,蔣介石雖已直接投靠大哥大孫中山,但孫中山本人也如喪家之犬,無所施展,一時之間,亦難有作為。
要在上海灘混,不能不結交頭號聞人黃金榮,黃以法租界巡捕,包攬鴉片銷售,成為黑社會的頭子,杜月笙即出其門下。自民國成立以後的二十年間,正是黃金榮的黃金時代,據黃氏管家程錫文的回憶,蔣介石風聞這位大亨的勢力,曾托虞洽卿介紹,拜黃金榮為先生,亦就是投了門生帖子。蔣介石北伐後,以總司令身份回到上海,黃金榮雖退還了門生帖子,但蔣仍親自登門拜訪,以示尊禮,黃亦為蔣軍提供十萬元慰勞金。到1947年,黃金榮八十大壽,蔣介石以總統之尊,在軍書旁午之際,於農曆十一月初五親自到黃家花園拜壽,還磕了頭,黃金榮急忙起立攙扶。(據程錫文《我當黃金榮管家的回憶》)足見黃蔣師徒關係,絕非虛傳,不惜以國君之尊,履行江湖規矩。
大哥大孫中山搞革命,知道沒錢不行,他很早就把念頭動到開號子、炒股票上麵,這一眼光,確比傻乎乎的其他革命狂或北洋軍閥高杆。楊蔭溥在《中國交易所論》第一編《交易所總論》中就指出:“我國之證券交易法,頒布於國民三年……民國五年冬,虞洽卿與孫前總理鑒於上海有設立交易所之必要,因有組織上海交易所之動議。擬具章程及說明書,呈請農商部核準,而當時部批,僅準證券一項,因未舉辦。”由此可見,開號子、炒股票,孫中山於此道乃是先知先覺……(編者略)隻是他時運不濟,申請經營的證券、花紗、金銀、雜糧、皮毛等五種項目,被北洋政府隻準了證券一項而已。
照魏伯楨《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與蔣介石》一文的說法,孫中山想開號子、炒股票,“籌措革命經費”,乃是“采納了日本某政黨的建議”而來,這是1916年的事。魏伯楨回憶:
過了一年半載,戴季陶、張靜江、蔣介石等因為經濟非常拮據,共謀生財之道,乃利用前案,進一步與日本某政黨所介紹的某企業代表協商關於開辦交易所的具體辦法以後,即著手進行。首先,他們在上海組織了一個名叫“協進社”的秘密社團謀劃其事;其次是拉攏虞洽卿、趙家藝、盛丕華、洪承祁等為社員,以擴大力量;最後又由虞洽卿等再拉攏當時上海工商界中所謂知名人士如溫宗堯、聞蘭亭、李雲書、張澹如、沈潤挹、吳耀庭、顧文耀等共任發起人,具呈向農商部申請創設“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
這是1920年7月的事。
魏伯楨又回憶:
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理事長為虞洽卿,常務理事為郭外峰、聞蘭亭、趙林士、盛丕華、沈潤挹、周佩箴等六人。理事十七人,我是其中之一。監察人是周駿彥等。陳果夫當時是第五十四號經紀人,他的老板就是蔣介石。經紀人頭上戴白布帽子,帽上各編有號碼,以資識別。經紀人賣出買進不拘若幹次,成交須經拍板員拍板,以拍定之價格為計算標準,全場均須遵守,不得異議。
當年交易所的理事之一魏伯楨隻知道經紀人是陳果夫和陳果夫的老板蔣介石,卻不曉得其中內幕。陳果夫曾寫了一篇《商業場中》,死後收入《陳果夫先生全集》第五冊,文中泄底如下:
在民國九年的秋天,總理命令本黨同誌在上海籌設證券物品交易所。蔣先生把這件事告知了我,並且要我研究這問題,我因此特地到日本人辦的上海取引所去參觀了兩次。不久,蔣先生就要我和朱守梅(孔揚)兄,及周枕琴(駿彥)先生、趙林士先生等商量,組織第五十四號經紀人號,名茂新,做棉花證券兩種生意。
可見幕後老板不是別人,就是蔣介石的大哥大孫中山!
開號子、炒股票,資金哪兒來的?據魏伯楨透露,是“協進社代表戴季陶與日商某企業代表商定辦法”而來,戴季陶是蔣緯國的真爸爸、是蔣介石的把兄弟,他們炒作的外援,原來秘密來自日本!
比較起來,“張榮發模式”其實早就被“戴季陶(蔣介石)模式”著其先鞭了,勾結日本人賺中國人錢,張榮發又算老幾呢?
魏伯楨說“戴季陶、張靜江、蔣介石等共謀生財之道”,當時這群人中,以張靜江最有錢,他因販賣中國古董致富,在上海灘的外國人都知道此一詭計多端的商人,稱之為“古董張”(CurioChang)。日本人石丸藤太在《蔣介石評傳》中,述及此一時期“一時被同誌認為潦倒的蔣氏,竟在投機事業上成功,做了他將來出世的開端”,說得並不正確。
所謂潦倒,自指袁世凱死後,大小革命黨人百般無聊與無奈,經濟上也十分拮據,蔣介石並不例外而已。所謂投機事業,乃指由於無聊與無奈,蔣介石與張靜江、戴季陶組織“協進社”的秘密社團來牟利。戴季陶的家裏原本經商,自小就耳濡目染,亦頗有賤買貴賣的取巧手腕,一入交易所,頗能左右逢源。蔣介石本是鹽商之子,也有家傳,但此時並無本錢,在交易所裏擔任經紀人,牌號“恒泰號”,資本三萬五千元,每千元一股,共三十五股,由張靜江代他認四股。蔣介石很感激,在信中說:“代認恒泰股份,甚感!請為簽字。”(《自反錄》第一集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