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投資要看未來 第四章不要在意股價一時漲跌
巴菲特投資秘訣四: 股票投資要放長眼光,短期的股價漲跌不會影響投資價值。
不要計較一時漲跌
我們知道,很多股民往往苦盯著自己投資的股票,生怕它們一下子跌到穀底,而起漲之時又欣喜若狂。但巴菲特卻有自己不同常人的獨特觀點,他認為股票投資盡量不要過分在意眼下的一時漲跌,因為股價漲跌並不是最重要的,投資者在股票投資中付出的是價格,而得到的是價值,股票的內在價值才是真正需要關注的,價格隻是一種基本參考。
巴菲特這種看法,確實是很有道理的。很多投資者並不能把彼此之間的關係搞對,隻是關心一時股價,從而導致投資的失誤。同時,也有一些觀點認為,“我們不要在意股價一時漲跌,在意也是沒用。越在意,越會中別人的圈套,被別人要挾”。確實,過於在乎某種東西時,就可能起到反效果。
巴菲特在1969年1月22日的一封信中舉例說,“股票投資是盈利還是虧損,著眼點要放在企業經營上”。例如就伯克希爾公司來說,根據巴菲特的估價,1967年它的內在價值相當於每股25美元,而1968年則增長到了每股31美元,這是最重要的。投資者如果能看到這一點,那麼股價無論如何變動,投資者都可以放心無憂甚至可以暗中偷笑。
不要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運動中才能求發展,這是一位偉人的教導。其實,投資股票也是如此。巴菲特始終奉行一條簡單的信條——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當前的形勢是恐懼正在蔓延,甚至嚇住了經驗豐富的投資者。當然,對於競爭力較弱的企業,投資者保持謹慎無可非議。但對於競爭力強的企業,沒有必要擔心它們的長期前景。這些企業的利潤也許會時好時壞,但大多數會在未來5年、10年或20年內創下新的盈利紀錄。
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下個星期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其實,真正投資者不理會股市的漲跌,不相信任何預測,不接受任何內幕消息,隻需要在乎買什麼股票,以什麼價位買入。格雷厄姆在其代表作《證券分析》中指出:“投資是基於詳盡的分析,本金的安全和滿意回報有保證的操作。不符合這一標準的操作就是投機。”過於在意股價一時漲跌,就容易陷入投機之中。
然而與巴菲特不同的是,大部分投資者卻隻盯著股票價格。這些投資者用了太多的時間、精力來觀望、預期和預測未來股票價格變化,而幾乎沒有花時間去理解他們擁有部分所有權的公司。但是巴菲特與眾不同,他具備擁有和管理許多不同類型公司的經驗。因此,在投資普通股上,這些經驗使他的行動區別於其他的專業投資人。
巴菲特認為,“股市下跌時更要關心股票內在價值的高低,千萬不要隻看到股價漲漲跌跌就在那裏追漲殺跌。追漲殺跌的做法在下跌通道中很危險,也毫無道理,很容易造成投資損失”。
在伯克希爾公司1992年年報致股東的一封信中,巴菲特說,大家一定要記得,伯克希爾公司的終極目標是希望每年能以15%的穩定速度來增加每股的內在價值。言外之意是,他對股價變動看得並不是那麼重要。他說,1992年伯克希爾公司的內在價值增長了,在他接手管理該公司的28年間,公司每股淨值已經從當初的19美元增長到了7745美元。巴菲特認為:“(伯克希爾)公司的賬麵價值雖然保守了點,但卻是相當有用的替代性指針,不過這樣的目標很難以平穩的態勢達成,這在伯克希爾尤其困難。”
我們可以得知伯克希爾公司的內在價值可以通過賬麵價值估算出來,不過兩者之間還是有差異的。事實上,很多情況下,股票價格的變動並不一定導致內在價值也發生改變。
對此,巴菲特提醒投資者要注意三點,第一,伯克希爾公司有許多業務每年的獲利水平並不受股價波動影響。第二,伯克希爾公司的投資是要納稅的,而標準普爾500指數是以免稅為基礎計算的,這裏麵有很大的區別。第三,伯克希爾公司今後的業績將不會像過去那麼好。
因此,我們就必須明白股票價格和內在價值並不是一回事,當然從長期來看,兩者確實有一種必然關係。巴菲特說:“套句棒球常用的術語,我們的表現主要是看長打率而不是打擊率。”
案例1·金融危機抄底
巴菲特認為,不管股市如何劇烈波動,投資者要做的事隻有一件,那就是尋找符合自己投資理念的股票。他在伯克希爾公司1997年年報致股東的一封信中說,關於這一點他從職業棒球賽傳奇明星特德·威廉斯身上學到了不少。特德·威廉斯在他的《打擊的科學》一書中,把所有打擊區域劃分為77個框框,每個框框相當於一個棒球那樣大。他的經驗是,隻有當球進入最理想的框框時,他才會揮棒打擊。因為他知道,隻有這樣做才能保持40%的超高進球率;反過來,如果不具備這樣的條件而勉強去揮杆,進球率最多隻會達到23%。
受到次貸危機的衝擊,美國雷曼兄弟結束了它長達一個半世紀的生命曆程,美林銀行也被迫“賣身”,以求“苟延殘喘”。同一批受到波及的金融公司還有AIG,與往日四處擴張不同,如今其海外子公司紛紛遭遇被拍賣的結局。華爾街五大投資銀行已去其三,僅剩兩家,摩根大通雖然尚存,但已是百病纏身,早已沒有了往日指點江山的氣魄。
在華爾街遭遇罕見的金融危機之際,在市場信心崩潰、金融大鱷們忙著出售資產對付危機時,所有投資者全都驚慌失措,但信奉價值投資理念、擁有幾十年輝煌投資業績的資本市場“老玩家”股神沃倫·巴菲特出乎人意料地表示:“我們歡迎市場下跌,因為它使我們能以新的、令人感到恐慌的便宜價格揀到更多的股票。”在良久的等待後他高調出手,購買高盛、比亞迪、通用電氣等公司股票,擺出一副抄底世界的架勢。
在全球麵臨金融危機的當下,巴菲特33天逆市淨賺80億美元,這簡直是個神話,令人不可思議。
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讓我們一起看看巴菲特“抄底”路線圖。
2008年 9月18日,巴菲特領導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旗下一家子公司宣布以47億美元現金,購買股價數日暴跌的“星座”能源集團。巴菲特對星座能源的收購意向早在2007年就已經公開顯露出來,由於交易價格上的分歧,巴菲特一直未能如願。如今星座能源集團股票遭遇投資者大量拋售,短短3個交易日(9月15至17日)跌去近60%,巴菲特耐心地等待換來了更好的買入時機。
2008年9月21日,巴菲特動用10億美元購買日本汽車及飛機工具機廠商Tungaloy公司71.5%股權。
2008年9月23日,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再度宣布以50億美元購買高盛集團優先股。在此次高盛籌資計劃中,哈撒韋公司得到了高盛集團9%的股權,如果將所有權證也計算在內,哈撒韋或將持有高盛16%的股權。
2008年9月27日,哈撒韋公司繼續出手,旗下附屬公司Mid American與中國的充電電池製造商——比亞迪公司簽署了策略性投資及股份認購協議。根據協議,巴菲特將以每股港幣8元的價格認購2.25億股比亞迪公司的股份,約占比亞迪本次配售後10%的股份比例,本次交易價格總金額約為港幣1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