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3 / 3)

這時,生了半響氣的秋林老臉一紅,說道:“烏達大人,您可放心,我們這段時間又造出了五千套鐵製兵器,雖然不多,但是聊勝於無啊,不過,我們有一個叫朗生的年輕匠師,曾組織人馬打造了藤甲,這藤甲輕薄不重,但刀槍不入,哪怕是鐵兵器也能有效防禦,隻是這藤甲怕火,烏達大人可要注意。”

烏達聽聞大喜,說道:“秋林大人,這我自有辦法,不知這藤甲現在已經製造了多少?”

秋林說道:“從前年秋天開始製造,已經製造了五萬套,除了裝備水師的五千套,還有四萬五千套。”

烏達急忙說:“已經夠用了,此次出征的士兵由一千武僰戰士、三萬王軍以及撒罵和左洛舉的兩萬勤王軍組成,武僰戰士有特製的鐵甲,五千水軍已經裝備藤甲,而五千王軍弓弩隊不用藤甲,所以剩下的四萬五千人馬剛好夠用。蘇阿納、黑納你們待會帶人到西殿,各自領取一萬藤甲,盡快裝備下去,另外各自領取兩千五百套鐵兵器,給軍中精銳使用!”

蘇阿納和黑納一聽,大喜,急忙說道:“謝烏達大人!”

多同聽到這,說道:“烏達兄長,現在萬事具備,具體作戰計劃是什麼?”

烏達點點頭,讓人把地圖帶了上來,指著地圖說:“這是循水,牂牁河在北循水的上遊,我們大軍可以從這兒渡河,繞過滇軍,到其背後,另外水師和一萬士兵到其正麵,防止其狗急跳牆,一路往東逃竄。待到其打敗後,再渡江合圍滇軍,一舉消滅來犯之敵!”隻見烏達手指著那個叫黃果的地方,那兒有一處大瀑布,但河水平緩,不深,離戰場不遠,正適合渡江作戰。

多同點點頭說:“兄長此計甚好,隻是這一萬士兵和五千水軍可要承擔滇軍重兵的瘋狂反撲,估計傷亡必不會小,可有合適人選啊?”

烏達搖搖頭,說道:“如果沒有,那就由烏達親自率領一萬士兵在此守候!”

黑納和蘇阿納一聽,不由得皺了皺眉頭,說道:“末將蘇阿納(黑納)願意擔此重任!”

多同聽到兩人如此一說,甚是吃驚,他看向烏達,烏達也有點訝異。確實,如果隻是蘇阿納黨的話,他們並不吃驚,但是黑納也向君請命,這就有點怪了。但是多同並沒有多想,隻道是黑納畢竟還是年輕,還有一腔熱血。於是,多同說道:“兄長,你看?”

烏達看了看蘇阿納和黑納兩人,他發覺蘇阿納雖然表現得一臉堅定但是還是有點猶豫。而反觀黑納,卻一副淡定的樣子,好像對這任務誌在必得的樣子。他也有點拿不準了,不過他想了一下,說道:“黑納,這正麵阻擊敵軍的任務就交給你了!蘇阿納隨我殺向敵軍後方,兩位將軍有勞了!”

黑納和蘇阿納聽聞都暗自鬆了一口氣,說道:“遵命!”

烏達轉過來,向多同說道:“殿下,現在已經談妥,請下命令吧!”

多同看著眾人,深吸了口氣。站起來,說道:“方國眾君之首君長烏達聽令:現封你為武僰大將軍,點三萬五千軍馬和一千武僰戰士,與撒罵、左洛舉兩萬勤王軍,組成西征大軍,後天出發,擊退來犯之敵!國師海東負責後勤糧草,大匠師秋林負責兵甲裝備。現聽烏達發布作戰命令!”

烏達站起來,說道:“撒罵蘇阿納聽令,你部隨我渡江破敵,左洛舉黑納和水師統領多澤聽令,你部負責正麵阻敵,由黑納統領這路大軍。各自準備,兩日後誓師出發!”

頓時大殿內,群臣行禮,喝道:“是,臣等聽令!不負王恩!”

多同站起來說道:“都退下吧!”會議結束,西征一事已定。

晚上,多同來到烏達的宮裏,姐姐喜女正在指揮下人們準備著烏達大哥出征用的物品,隻見姐姐不斷的讓人把東西裝進車裏,烏達在一旁說了兩句,卻絲毫無用。烏達看見多同來了,說道:“你看看你姐姐,又不是去狩獵,帶著些東西有什麼用啊!”

多同笑笑,說:“大哥,你就得了吧,隨我姐姐高興吧,到時候,不用的你放到我那裏不就得了。”

烏達不好意思的笑笑:“我也正有此意。”

喜女看到多同,趕忙過來說道:“弟弟,你可說說你大哥,我前腳這把東西裝上車,他後腳就叫人卸下來,太過分了。”

多同看看尷尬的烏達,不由得好笑,說道:“姐姐,我會說他的。”

喜女說道:“算了,你倆穿同一條褲子長大的,我不奢望你會說他。我忙去了。”說完,轉身走了。

多同看著忙碌的姐姐指揮下人團團轉,回頭向烏達說道:“此次出征,應該沒什麼大問題了,隻是黑納會主動去請命擔當正麵阻敵的任務,我有點不明白,他就不怕實力受損,受他那個吝嗇老父的責罵?”

烏達說道:“這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具體什麼原因我不知道,也許僅僅是為了立下大功,為獎來爭奪方君之位做鋪墊吧,他那個弟弟黑勒也是個人物啊。”

多同歎了口氣,說道:“也許吧。今天我來,還有一事。”

烏達看了看多同,說:“是不是漢王朝來使的事啊。”

多同說道:“正是這事。”

烏達說道:“殿下,在這多事之秋,漢國突然來使,我們不明意義,望殿下一定小心行事,可以展示一下實力,其他的事,我回來之後,我們再商量定奪。”

多同歎了口氣,說道:“也隻能這樣了。”

烏達看著憂鬱的多同,說道:“殿下,放心,我一定會回來,我會用勝利給你和蛾兒的婚禮,獻上大禮。”

多同說道:“希望如此吧,父王的病一天比一天嚴重,以後國事還得兄長替我分憂啊!”

烏達看了看多同,堅毅的說道:“殿下放心!”

兩日匆匆過去,金竹廣場上五萬甲士肅立在武僰石像麵前,旌旗招展,廣場外圍是王城的百姓。武僰石像前搭了一個祭壇,國師正在做著出征前的儀式,在場的所有人都肅立沉默,這給整個誓師儀式增添了一分肅殺莊嚴的氣氛。

隻聽國師海東在祭壇上,用蒼老的聲音唱起了來:“武僰夜郎根,夜郎僰子孫,夜郎竹根本,夜郎水發祥。金竹武僰保佑子孫,旗開得勝,凱旋歸來!”

多同和烏達相視點頭,出發的時候到了。多同走上祭壇,大聲說道:“滇國來犯,我夜郎武僰定當讓他又來無回,烏達聽令!”

烏達在祭壇下,跪下:“臣在!”

多同繼續說道:“吾封你為武僰大將軍,率軍五萬五千,即刻出發西征來犯之敵!”

烏達朗聲說道:“臣遵命!”然後站起來:“眾將士,聽令,我等是武僰子孫,是王國彎刀,定當奮勇殺敵,保家衛國,不負王恩!”

五萬多將士聽見烏達和多同慷慨的聲音,齊聲激動的說道:“奮勇殺敵,保家衛國,不負王恩!”頓時,聲浪震撼入雲霄。

烏達轉身看著多同說道:“臣,出發了。”多同看著堅毅的烏達,回道:“出發吧”

烏達轉回來,向眾將士說道:“大軍出發!”頓時各營響起此起彼伏的傳令聲。廣場上五萬多人的大方陣緩緩而動,有條不紊的出發了。

烏達一馬當先,走在了隊伍前麵,多同望著他遠去的背影,心中暗自說道:兄長,一定要回來,姐姐已經有你的孩子了。

遠征的隊伍中不知是誰開始唱道:“武僰夜郎根,夜郎僰子孫,夜郎竹根本,夜郎水發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跟著唱和。烏達聽到歌聲,回頭望了望遠去的王城,不禁想到:這五萬將士,不知幾人能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