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省境內,有兩座茅山。一座在長江以南,稱南茅山;另一座在長江北岸的興化市,叫北茅山。清代乾隆年間,以考證考據而聞名天下的揚州學派代表人物任大椿在《過茅山碑記》中說:“北茅山為三茅真君初煉道之地。”
這就是說,西漢景帝時期,茅盈、茅固、茅衷弟兄三人最初在北茅山修道拯民,因而稱為茅山。後來他們受請往江南句曲山,這才有了南、北茅山之分。
早在漢代,陝西鹹陽,有茅氏三兄弟,兄茅盈,二弟茅固,三弟茅衷,看破紅塵,寫下“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的感歎,遂尋山修道。
他們披星戴月,餐風宿露,晝夜兼程,行至黃海之濱,見一高山,林木參天,綠蔭蔽日,芳草如茵,香茅遍地,便留山隱居,修道養性,采藥煉丹,濟世救人。
日久,茅氏兄弟,終成正果,名列仙班。後人因此建三茅道觀,稱他們為三茅真人,稱山為三茅山。慕名來山學道者、求醫者,不絕於途。其時,江南句容一帶,瘟疫流行,聞江北茅山有三茅真人道法高超,醫術高明,能治百病,便來人求治,三茅真人欣然前往,居句曲山華陽洞。
經真人救治,病愈者數百人。三茅真君仙逝後,人們感恩戴德,建廟山巔,塑像供祀。此後,句曲山改稱南茅山,江北三茅山改稱北茅山,簡稱茅山。
就在茅山的主峰——大茅峰峰頂,有一處世人無法察覺的修煉洞府,此時,洞府之中正有三個道人在交談。
要是趙雲在此,定會驚叫出聲,因為這裏麵的三人他都認識!有茅山二祖之一的莊重老道,而在莊重老道的身前正跪著兩人,正是將金甲屍王弄毀而回茅山受罰的王龍剛和兩年前受傷的王勃!
“這趙雲確實讓人捉摸不透,為何區區凡人,竟然有如此道行的地仙落座!雖然我隱藏修為,隻用了三層功力,但是那常雲龍的道行之強悍,實屬罕見,絕對在我之上!你說你們兩個,竟然惹這麼麻煩的人!”莊重麵色不悅地訓斥道。
王龍剛和王勃見老祖不悅,急忙磕頭,王龍剛委屈地說:“老祖,並不是我想招惹於他,當初他出現在林中,就能將普通的僵屍變異成銅甲屍,他滿臉都是繚繞,也不知是黴運纏身還是邪氣四溢,而且我還算不出他的來曆,所以才會認為是災星轉世,便想替天行道!”
“是啊,老祖,而且這個混蛋竟然毀掉咱們北茅山的重寶金甲屍王,實在罪無可赦!當初,我找他理論,反而被其羞辱,本來我想忍忍算了,誰想他竟然變本加厲,將我略通道法的師弟害死,若不是我受到老祖的庇佑和福德,恐怕弟子也已經…”說著,王勃竟然委屈地留下淚來。
莊重冷哼一聲,嚇的王龍剛和王勃一陣哆嗦,莊重眼眸深邃地說:“趙雲的堂子的確很厲害,我本打算過去直接將他滿堂的仙家一窩端了,誰成想,當我探查堂單的時候,突然爆發出一陣藍光,使我看不清堂子裏都有什麼仙家,我隻好直接逼堂子的教主出來。”
“那結果呢?”王龍剛擔心地問道。
“雖然輸給常雲龍,但是也陰了他一把,也算是收回點利息,他們果然夠厲害,我本想先是示弱,然後激怒於他,讓堂子的高手追殺我,我使用調虎離山之計,回到堂子將他們的堂子給端了!我就不信,他們還敢來茅山算賬!可是,他們竟然忍下了!咱們隻好從長計議!”莊重麵露恨色說道。
王龍剛和王勃齊聲說道:“老祖,您一定要弟子出了這口惡氣,否則,咱們茅山的臉麵何存啊?”
“好了!你們倆個乃是戴罪之身,本應在思過崖麵壁思過,我雖然修行數百年,但修為已經達到瓶頸,若無驚天的奇遇,估計就要在最近幾年內受到三昧真火劫焚燒而道消身隕,我必須在渡劫之前想辦法將我的衣缽傳下去,你們倆個出去好好修煉,日有道行有所精進,便可找其報仇,我相信以常雲龍的身份和地位,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對你們出手,記住,到時候一定要速戰速決,將趙雲殺死後就趕回茅山!”莊重擺擺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