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即“效法”、“遵守”之意,“時”即“時辰”和“節氣”。法時養生,即按照十二時辰生物鍾和二十四節氣候變化規律,調整飲食、作息,以達到天人合一的養生目的。
自然的運動與人體五髒六腑之氣的運動是相互對應的。遵循自然的變化規律,科學調整人體髒腑器官的作息活動,可以幫助我們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黃帝內經》說,“天地合氣,命日人”。意思是,人體的物質基礎都來自天地,所以人的一切都離不開天地,人的養生當然也不能離開天地了。人生天地間,一切生命活動都是與大自然息息相關的。《黃帝內經》還提到,“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無論是四時氣候變化、晝夜晨昏更替,還是日月星辰運轉,都會對人體的五髒六腑和生物鍾產生影響。人要依靠天地之氣提供的物質條件才能生存,同時也要適應四時陰陽的變化規律,以便健康地生長發育。因而就產生了天人合一、順應四時的健康理念。
天人合一是中醫養生的基本原則,每天按照自然規律來生活,按生物鍾在適合的時間做該做的事,以保養我們的先天真元,才能不生病或少生病。一天之中有十二時辰,一年之中又有二十四節氣,人體生物鍾的節律養生既要符合一天十二時辰的規律,還要遙應一年二十四節氣的變化。本書從十二時辰與二十四節氣人手,通過研究《黃帝內經》中的養生智慧挖掘藏在十二時辰與二十四節氣裏的養生法則,以便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根據十二時辰與二十四節氣來調整身體的髒腑平衡、陰陽平衡,喚醒人體自我修複潛能,從而做到順時養生。
《黃帝內經》主張人的生活習慣應該符合自然規律,將十二地支作為每日節律,用來說明人體一晝夜中陰陽消長、盛衰的情況,即每日的十二個時辰'對應人體十二條經脈,環環相扣,十分有序,並依據於此,將良好的生活方式與規律作息結合,總結了十二時辰養生法。本書上篇以十二時辰養生理論為基礎,將人體十二經絡、五髒六腑與十二時辰一一對應起來,不僅為您提供了一項全天候身體健康的調理法,還告訴您養生保健的最佳時間和方法。
根據《黃帝內經》的理論,人體髒腑功能的活動、氣血的運行、機體的變化、疾病的發生等與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的氣候變化都有著密切聯係。掌握二十四節氣變化的規律,遵循陰陽五行生、長、化、收、藏的變化規律'以大自然的四時變化來調節人體的五髒氣血,能使人保持健康長久的生命活力。本書下篇結合二十四節氣不同的氣候特點,提出每年二十四節氣中需要注意的養生要點和養生方法,再從天氣變化、人體反應、養生原則、當令節氣食補和藥補方案、日常起居養生、經絡調養等方麵總結了該節氣的養生方法。在每個節氣的後麵,還針對各類人群及常見季節病、多發病,在如何預防和治療方麵也給出了很詳細的解決辦法,希望可以幫助讀者全麵掌握祛病延年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