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時大腸經當令
大腸經——卯時值班的“清潔工”
卯時(5:00-'7:00)氣血流注於大腸經,腸經旺。《素問·靈蘭秘典》認為,“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如果此時正常排便,對身體是有幫助的。排不出的大便會變成宿便,使毒素停留在體內。
“傳導之官”就是“運輸大隊長”,這個“大隊長”專門運輸清理人體內的糟粕——垃圾。我們把大腸這種功能形象地理解為清潔工作用,又因大腸經在卯時值班,所以稱它為“卯時值班的清潔工”。食物進入人體之後,在小腸進行消化並升清降濁,水穀精微等營養物質經過脾的運化而布散全身,供養髒腑;食物殘渣則下降到大腸。大腸再進行最後一道程序的加工,將殘渣中的部分水液吸收。這樣經過燥化後的糟粕便成為大便,通過“魄門”,也就是肛門,將其排出體外。大腸是運送排泄物的髒器,飲食失調、誤食不淨食物或其他髒腑失調,都會引起大腸疾病。大腸經有問題就容易出現口幹舌燥、腹脹腹痛或腸胃炎、盲腸炎、腸功能紊亂、習慣性便秘等症狀。因此,最好養成每天早起後排大便的習慣,避免產生宿便。清晨起床後,可適當喝杯溫水,以促進排便。
●大腸經上的穴位
大腸經共有20個穴位,其中15個穴位分布於上肢背麵的橈側,5個穴位在肩、頸、麵部,首穴為商陽,末穴為迎香。
●大腸經的循行大腸經循行起於食指橈側指甲旁的商陽穴。從手走頭,行於上肢外側的前緣及麵前部,止於鼻旁的迎香穴。
大腸經的養生調理之道
有人會問,怎樣保養大腸呢?其實,按時排便是最好的方法。因為便秘是百病之源,短期便秘是腸道健康亮起紅燈的警訊,長期便秘則是腸道健康的無形殺手。長期便秘,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習慣性便秘,會因體內產生的有害物質不能排出,從而引起腹脹、口臭、食欲減退和易怒等身體症狀,還會使身體發胖、皮膚老化,引起貧血、肛裂、痔瘡、直腸潰瘍等疾病。那麼如何保證按時排便呢?適時按摩大腸經穴,使其經氣通暢,保證大腸功能正常,就能擺脫便秘及其他相應疾病的困擾了。
卯時可鍛煉身體,做一下健身操,對大腸經會產生良好的刺激。大腸經與肺經分別循行於手拇指一側的內外側,可以用一手搓摩另一手臂,著重按摩手臂的前緣以及麵部和頸部,以促進經脈氣血循環,或打打太極拳以舒張經絡。
排便是對大腸經最好的照顧
早晨5:00--7:00,地戶要開,也就是肛門要開。排便是人體很正常的一種現象,是人體氣機的一種自然走勢。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正常排便,把積蓄了整個晚上的垃圾毒素排出體外。
肺氣足才能正常排便
中醫說肺與大腸相表裏,肺氣足了才能正常排便。肺屬陰主內,大腸屬陽主外,所以,中醫在診病的時候,經常會問病人二便(大小便)怎麼樣。如果心肺功能好,大便功能就好,排出就會暢快。心肺不好的時候,吃瀉藥治便秘的方法是錯誤的,它消耗了人體的元氣,不但不能治好,反而會加重病情,隻有補肺才是正道。
大腸吸收水分生津液
大腸經有吸收水分生津液的重要功能。便秘就是人體水分太少,大腸吸收大便的水分過度,把裏麵的水分都吸去了。如果大腸不吸收了,就會形成腹瀉。大腸吸收水分和其他髒器密切相關,如脾陽的運化能力和腎火的溫煦能力等。
大腸負責傳導,並最終完成從飲食生化製造人體氣血的過程。大腸接近消化道末端,能吸收一些維生素和水分,並把食物殘渣排出體外。大便的正常排泄是排出人體內垃圾的生理過程。
大腸內的垃圾是慢性病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