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魔術世界,普遍的看法是,所謂的未來是一種情報集合體。
會這麼認為,乃是未來與過去以及現在密不可分,正因此,產生出大量已知或未知的分支情報,而真正的未來必定是當中的一條分支,但正因為情報太過龐大,所以在真正的未來到達之前,所謂的預測未來是沒有意義。
不,也不能說沒有意義。
萬事萬物的發展與延伸皆有跡可循,以此為始,總能從大量情報中分析出其規律,此時便能大體相當把握到未來發展方向的命脈。
除了極少數魔術師外,大多數魔術師以及外界人都缺乏接收這樣情報的機能。
這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因為即便是人這樣的智慧生物,自根源大道誕生伊始,便被剝奪了接收這樣情報的機能。
而哪怕是那樣極少數的魔術師,也並不意味著他們就一定能處理與存儲這樣的情報。
接收是一回事,但分析處理以及存儲卻是另外一回事。
這麼說吧,假設人腦的處理能力是4g、存儲空間為1t,內存為10g,那麼在處理作為未來的情報時,首先存儲空間會不夠,然後是處理能力的超負荷運行,最後到內存空間也不足。
自然,魔術師在處理這方麵上的不足想了很多的辦法,諸如以大量的人手配合一代傳一代這樣延續數百年時間的方式來擴充存儲的空間、增強處理的能力以及作為緩衝空間的內存,但最後都發現失敗了。
因為信息的更新是無時無刻的,數百年時間的信息恐怕六十億人的大腦連在一起都裝不下。
最終,魔術師發現隻有一種例外,那就是被稱為‘未來視之魔眼’的魔眼。
‘未來視之魔眼’的原理與其說是接收、存儲以及處理,倒不如說是接收、自動篩選以及最小限度保存這樣的原理。
這樣的魔眼就如同在流動的情報中張開特定規律編製的網,然後通過這張網,將有用的信息篩選下來,最後以壓縮、諸如結論式的答案顯現在持有者的腦中。
如此,就算信息每分每秒的更新,最終得到的結論式情報容量卻是少之又少。
最後,魔眼持有者還通過理解這樣總結式的情報,以自身判斷為基準,僅留下更加大幾率發生的情報,進一步壓縮情報的容量。
所以未來視之魔眼,也有理解與整理未來情報、以最大可能性預測未來發生的瞳力說法。
當然了,這樣的理解分析、自動篩選以及存儲情報過程是被動發生的,是魔眼持有者所無法左右的過程,這也是這種如此獨特魔眼的唯一不足了。
不過,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魔眼的接收情報必定是某一種類的信息,接收兩種情報以上的魔眼,從理論上是不存在的。
就如同生產水泥的機器,是不適合生產汽車的機器一樣,因為從機器誕生伊始,便注定了特定的生產用途,未來視之魔眼也是一樣的道理。
諸如隻能看到物體未來移動軌跡的未來視之魔眼、隻能看到概念未來變化的未來視之魔眼、隻能看到言語未來發生的未來視之魔眼等等,有多少的情報種類,就有多少種類的未來視之魔眼。
“當然,這是理想。”
說到這裏,西門如雪頓了頓,然後抿了抿略顯幹涸的嘴唇,繼續說道:“實際未來視之魔眼的持有者十分稀少,很大一部分的情報種類都沒有對應的未來視之魔眼,這不得不說是個遺憾。”
“也就是說,說是接收未來的情報,實際也不過是單一種類的未來的意思,對吧?”
陸十郎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不過,這樣單一種類的情報,就算窺視到,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未來吧?”
“不錯。”
西門如雪不禁點了點頭:“就如同麵、線以及點的關係,單一種類的情報,最多隻能算是一個個的點,就算結合這些未來視之魔眼的持有者所看到的情報勉強組合在一起,也最多隻能描繪出粗糙的線罷了,距離真正的未來麵還差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