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漢紀(5)(1 / 3)

太後將父親臨泗侯呂公封為宣王,追尊哥哥呂澤為悼武王。這兩位當時都已離世,呂太後這一手叫“投石問路”,想以此試探朝臣的反應,然後開始逐漸分封呂氏稱王。

太後計劃逐步將呂氏封王,就先封名義上是惠帝兒子的劉強為淮陽王,劉不疑為常山王。於是,大臣們心領神會,就上奏太後請求將悼武王呂澤的長子酈侯呂台封為呂王,劃出齊國的濟南郡,將其封為呂國。

到了漢高後七年(公元前181年),呂氏封王的越來越多,朝政漸漸掌握在了呂家手中。朱虛侯劉章是齊王劉肥的次子,年方二十,身強力壯,也很有謀略,一直對劉氏沒有實權憤憤不平。

劉章曾在宮中負責侍奉太後飲酒,太後讓他為監酒官,劉章自己請求說:“我是將軍的後代,請太後允許我按軍法監酒。”太後說:“好啊。”喝得差不多時,劉章想唱《耕田歌》為大家飲酒助樂,太後答應了。劉章就唱道:“深耕埋種,秧苗疏鬆;不是同種,鋤頭挖走。”太後聽出了他的弦外之音,沒有說話。

過了一會兒,有一呂家人不勝酒力,想離席逃酒,劉章追上去,拔劍斬殺了他,回來報告太後說:“有一人逃酒,我已按軍法將他處斬!”在場的人都大吃一驚,呂太後因為已經同意他按軍法監酒,找不出治他罪的理由,於是結束宴會。

從此之後,劉章受到呂家人的敬畏,朝廷大臣也依附於他,劉氏宗室的勢力因此得到增強。

陳平擔心呂家的人作亂,又苦於自身力量薄弱無法製約,還擔心大禍落到自己頭上。有一天,陳平閑居在家,苦苦思索對策。正好陸賈來拜訪,沒向陳平請示就徑直進入,而陳平竟然沒有發現。

陸賈說:“丞相這麼專注地思考什麼事?”

陳平說:“你認為我在思考什麼事呢?”

陸賈說:“您富貴已到極點,沒有其他欲望了;能讓您憂慮的,就隻有呂家人,還有年幼的皇帝了。”

陳平說:“對啊。你有什麼辦法嗎?”

陸賈說:“天下是否安定,取決於宰相;天下是否戰亂,取決於大將。將、相相處融洽,士人就會歸附;那麼天下即使有變故,大權也不會旁落。社稷的安危大計,實際就取決於將、相二位。我曾想對太尉周勃說明這些道理,周勃把我的話當做笑話不放在心上。您為什麼不與太尉交好,緊密聯合呢?”於是在對付呂家的重要問題上為陳平獻計獻策。

陳平采納陸賈的計策,在周勃大壽時獻上500斤黃金,並舉辦豐盛的宴席;周勃也以相當的禮節回報他。之後兩人相互結好,關係緊密,呂氏篡國的陰謀越來越難以得逞。

次年七月,呂太後病得很厲害,就任命趙王呂祿為上將軍,率領北軍;南軍則由呂王呂產率領。太後告誡呂產、呂祿說:“呂氏受封為王,眾臣一直憤憤不平。我就要去世了,皇帝年紀還小,我擔心大臣們會乘機發難。你們一定要將軍權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守住皇宮,千萬不要為我送喪,以免離開重地後被人牽製。”

不久,太後去世,留下遺詔:大赦天下,任命呂王呂產為相國,皇後封給了呂祿的女兒。

諸呂作亂

太後呂雉去世後,呂家人預謀造反,因為懼怕大臣周勃、灌嬰等人,所以沒敢貿然發動。朱虛侯劉章當時在長安負責朝廷宮中住宿警衛,他娶了呂祿的女兒為妻,所以預先得知了呂氏的陰謀,就秘密將消息告訴了哥哥齊王劉襄,想讓劉襄率領軍隊向西,自己和東牟侯劉興居在長安城內加以接應,來誅滅呂家的人,立劉襄為皇帝。齊王就和他舅舅駟鈞、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密謀起兵大計。

齊國國相召平反對發兵,齊王聽說後決定殺他滅口。召平得知後,就發兵包圍王宮。魏勃騙召平說:“齊王沒有朝廷的虎符就擅自發兵,是違法的。您發兵包圍王宮,做得很好,我請求為您帶兵入宮圍住齊王。”召平相信了,就將軍隊指揮權交給了魏勃。

魏勃得到軍權後,就把相府包圍起來,召平隻好自殺。於是齊王任命駟鈞為國相,魏勃為將軍,祝午為內史,發動起國內所有軍隊。

祝午奉齊王之命前往東麵的琅琊國,騙琅琊王劉澤說:“呂氏發動變亂,齊王發兵準備西入長安誅殺他們。齊王因為自己年紀輕,不熟悉軍事,想請大王來掌管齊國大事。大王您在高帝劉邦時就已經開始帶兵了,經驗豐富,請您前往齊都臨淄,協助齊王共謀大事。”

琅琊王相信了他的話,立即前往拜見齊王。齊王趁機扣留了琅琊王,而讓祝午征發琅琊國的全部軍隊,交由自己親自統一指揮。

琅琊王對齊王說:“大王貴為高皇帝嫡長孫,立為皇帝是理所應當之事;現在各位大臣對擁立誰做皇帝猶豫不定,而我在劉氏宗族中年齡最大,這件事自然也應當由我決定。現在大王把我留在這兒,我什麼也做不了,還不如讓我入關為您謀劃大事。”齊王認為他說得有道理,就準備了許多馬車送琅琊王入關。

琅琊王出發後,齊王就率領軍隊向西進攻濟南國。齊王派人將檄文送到各諸侯王手中,曆數呂氏的罪名,並直言出兵意圖,就是要誅殺他們。

相國呂產等人聽說齊王舉兵,馬上命潁陰侯灌嬰帶兵討伐。灌嬰行軍到達滎陽,心裏想:“呂氏在關中手握重兵,預謀造反,取代劉氏自立為帝。現在我若打敗齊軍,回去報告朝廷,等於是在幫助呂氏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