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漢紀(19)(1 / 3)

劉曄說:“劉備,是人中之龍。現在他取得蜀地還不是很久,蜀人還沒依附。我們剛剛攻取漢中,蜀人震驚,肯定驚慌。以主公的英明,趁著他們崩潰,率兵進攻,戰無不克。如果稍稍遲緩,諸葛亮善於治國,做了丞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擔任大將;蜀地的百姓安定以後,據守險要,以後進攻就難了。現在不去攻取,後患無窮。”曹操沒有聽從。

七天後,蜀地來投降的人說:“蜀中騷亂,守將雖然斬殺作亂的人進行鎮壓,但仍不安寧。”曹操問劉曄:“現在還能進攻嗎?”劉曄回答說:“現在蜀地已經略微安定,不能再進攻了。”

於是曹操撤軍,回到中原。將夏侯淵張郃、徐晃、杜襲留守下來督管漢中的事務。杜襲采取懷柔的政策,漢中的百姓自願遷徙到洛、鄴兩地的有8萬多人。

張遼勇守合肥

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八月,孫權率領10萬大軍進攻合肥。當時,張遼、李典、樂進率領7000人在合肥防守。

張遼,三國時期魏國猛將

曹操前去征討張魯時,曾給合肥護軍薛悌留下一封信,並在信封邊上寫著:“敵人到了,再打開看。”孫權大軍到達後,薛悌等人打開信,信中指示:“假如孫權來了,張、李二位將軍出城迎敵,樂將軍駐守,護軍不得參戰。”

將軍們卻對曹操的指示抱有懷疑。張遼說:“魏公遠征在外,等他的救兵趕到,合肥早已攻下。所以指示我們趁敵人還未形成合圍時,出去給他一記迎頭痛擊,來打擊敵軍的銳氣、安定我軍軍心。是條上策。”

樂進等人都不答話。張遼氣憤地說:“我意已決。諸君若還有疑問,我張遼將獨自出戰,與敵軍一決勝負!”

李典向來與張遼不和,這時卻慨然說:“這是國家大事,並非你一人之力可為之;我不會因為私人的恩怨而耽誤國事,我和你一起出戰。”

於是張遼連夜招募了800勇士,然後殺牛設宴鼓勵他們,讓他們都吃得飽飽的。

次日一早張遼身穿鎧甲,手持長戟,身先士卒,上陣殺敵,殺死數十人,砍下敵軍兩員大將的首級,還衝破敵軍防線,一直殺到孫權的大旗之下。孫權大驚,不知所措,隻得逃走。

張遼大聲叱罵,嚷叫孫權上來單挑。孫權不敢動,看到張遼所帶的人馬並不多,就命人上前圍攻。張遼急忙突破包圍,帶領手下幾十人衝了出來。剩下的人高聲呼喊:“將軍要拋棄我們嗎?”張遼又上前突入重圍,營救手下;東吳將士望風披靡,沒有敢上前阻攔的。

這一仗,從早上打到中午,直到東吳的士兵都失去了鬥誌,張遼才率軍回城,然後部署城防、整修工事,軍威大振。

孫權包圍合肥10多天,攻不下來,隻好撤軍返回。張遼得知這一消息後,馬上進軍追殺。

甘寧與呂蒙等人奮力抵擋。淩統率領親兵保護孫權衝出包圍,後又返回去與張遼廝殺,直至估計孫權已經脫離危險,才退了回去。

而在逍遙津橋上,橋南的木板已經撤去,有一丈多寬沒有橋板。

孫權手下讓孫權抓緊馬鞍,放鬆韁繩,自己用馬鞭狠命抽打,加快馬的速度,終於飛躍過橋。賀齊率領三千人在逍遙津南岸迎接,孫權終於脫險。

孫權登上大船,在船艙與眾將宴飲。賀齊進言:“主公尊貴無比,應當時時小心謹慎。今天的事,險些危及主公。我們這些部下都非常恐懼,就像天要塌下來一樣。希望您終身以此為戒!”

孫權親自上前為賀齊擦去眼淚,說:“太慚愧了,我從此將引以為鑒,將這次教訓寫在係腰的帶子上。”

曹操慎立太子

當時,魏王曹操之妻丁夫人未為他生下兒子。小妾劉氏生下兒子曹昂;卞氏生下四子,分別取名為: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操讓丁夫人以母親的身份撫養曹昂,但後來曹昂戰死,丁夫人悲痛欲絕。曹操一怒之下,休了丁夫人,將卞氏扶為正妻。

曹植聰明伶俐,文采出眾,曹操非常寵愛他。曹操要把女兒嫁給丁儀,曹丕因為丁儀瞎了一隻眼,就阻止了此事。丁儀於是怨恨曹丕,和弟弟黃門侍郎丁廙,以及丞相主簿楊修,支持曹植,勸曹操立他為繼承人。

曹操曾秘密向外界詢問對繼承人的看法。尚書崔琰以公開信答複說:“按照春秋大義,應該立長子。況且曹丕仁厚孝順、英猛有謀,應該讓他做繼承人。這一點,我是至死都這麼認為的。”要知道,曹植是崔琰哥哥的女婿,可是崔琰卻仍尊信春秋大義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