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子推的弟弟任城王拓跋雲說:“陛下正逢天下太平,君臨四海,不可以上違背祖宗,下拋棄百姓。而且皇位一直都是父子相傳,陛下一定要退位出家,也該由皇太子繼承。天下是祖宗的天下,陛下如果要禪讓給旁支,不僅不合祖製,還會引發奸人的野心。災禍由此而起,必須要謹慎。”源賀說:“陛下現今想要禪位給皇叔,繼承順序被擾亂,祭祀次序被顛倒,會被後世嘲笑。希望仔細考慮任城王的話。”
東陽公拓跋丕等人說:“皇太子德行見長但年紀尚幼;陛下正當壯年,剛開始治理天下,怎能置皇家宗廟和億萬百姓於不顧?”
尚書陸馛說:“陛下如果舍棄太子傳位給親王,我將以死謝罪,不能奉命。”
拓跋弘氣得臉色大變,又問宦者選部尚書趙黑。趙黑說:“我以死侍奉皇太子,其餘一概不知。”拓跋弘沒有說話。
這一年,皇太子拓跋宏才5歲。拓跋弘因他年紀尚幼,因此才想禪位給親王。
中書令高允說:“我不敢說太多,希望陛下謹記宗廟的重要,追念周公輔佐幼主的事情。”
拓跋弘說:“那麼讓皇太子登基,由你們輔佐,有沒有什麼不妥?”又說:“陸馛忠心耿耿,一定能保護太子。”
於是任命陸馛為太保,與源賀一起持符節,傳位給皇太子拓跋宏。
劉宋泰始七年(公元471年),拓跋宏即位,是為北魏孝文帝。
拓跋宏自小感情豐富,兩年前,父親身上長瘡,拓跋宏親自用嘴吸膿。繼位的時候,拓跋宏傷心痛哭,控製不住自己。拓跋弘問他緣由,他回答說:“接替父親的感傷,一直抵達內心深處。”
蕭道成守新亭
劉宋泰豫元年(公元472年),明帝劉彧駕崩,年僅10歲的太子劉昱繼位。
三弓弩
元徽二年(公元474年),五月,桂陽王劉休範造反。
朝廷緊急召集群臣商議對策。右衛將軍蕭道成認為,此前多次從長江上遊發動的叛亂,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行動遲緩;劉休範也在上遊,他一定會吸取這些教訓,采取輕裝突襲的辦法。所以朝廷方麵,軍隊應就近派兵駐守。
這個建議最後被采納,由蕭道成率領前鋒部隊進駐新亭。由於時間緊迫,沒有時間發放兵器鎧甲,隻好打開南北兩個軍械庫,由士兵們自取自用。
蕭道成抵達新亭,工事還沒有修築完成,劉休範的前鋒部隊於二十一日抵達新林。蕭道成為安定軍心,索性脫下衣服睡覺,又鎮定自若地掛起白虎幡,登上西城牆,派寧朔將軍高道慶、羽林監陳顯達、員外郎王敬則率領水軍艦隊與劉休範交戰,斬獲頗豐。
次日,劉休範從新林登岸。部將丁文豪請求劉直接進攻台城。劉休範卻派丁文豪另率士兵進攻台城,自己則統率大部軍隊強攻對方營壘。
蕭道成率領軍隊全力抵抗,從巳時到午時,敵軍攻勢越來越強,士兵們亂了陣腳。蕭道成說:“敵軍人數雖眾,但毫無秩序,很快就會被我們打敗。”
劉休範身著白色服裝,坐著轎子,親臨觀戰,隻帶了幾十名衛兵。蕭道成手下的屯騎校尉黃回與越騎校尉張敬兒,策劃詐降以趁機偷襲他。
黃回對張敬兒說:“我曾立誓不殺藩王,你自己去殺他吧。”
張敬兒報告了蕭道成,蕭道成說:“你若殺了劉休範,本州就是你的了。”
於是張敬兒和黃回出城南,放下武器,大喊投降。劉休範開心地把兩人叫到身旁。黃回假奉蕭道成之命來傳話,要投降劉休範。劉休範相信了,把兩個兒子送給蕭道成為質。兩個兒子一到就被蕭道成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