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二,封突厥突利可汗為意利珍豆啟民可汗,漢語意思就是“智健”,意即又有智慧又健壯。突厥人歸附啟民可汗的男女以萬人計。隋文帝命令長孫晟帶5萬人到朔州,為他們建立新的城池大利城。這時安義公主已去世,文帝又派長孫晟持節送宗室女義成公主許配給啟民可汗。
長孫晟上奏:“染幹部落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歸附,他們雖然住在長城之內,可仍然受到都藍的襲擾,不能保有家園。請把他們遷到五原,借助黃河天險,在夏州、勝州之間,東西兩邊到黃河,南北400裏掘成深溝,讓他們在裏麵居住,以便自由地放牧牲畜。”文帝采納了他的意見。
文帝又命令上柱國趙仲卿率兩萬軍隊幫助啟民可汗防備步迦可汗,代州總管韓洪等率領步、騎兵1萬鎮守恒安。
步迦可汗率騎兵10萬進犯,打敗了韓洪的軍隊,趙仲卿從樂寧鎮出兵堵截,殺死突厥兵1000多人。
隋文帝派越公楊素出兵靈州、行軍總管韓僧壽出兵慶州、太平公史萬歲出兵燕州,大將軍姚辯出兵河州,共同攻打都藍可汗。十二月初四,隋軍還沒有出境,都藍便被部下殺死了,步迦自立為步迦可汗,都藍所部的局勢一片混亂。
長孫晟對隋文帝說:“現在官軍對突厥邊境逐漸逼近,連打了幾次勝仗,敵人內部混亂,其可汗被殺,趁這個機會招撫,可能會使他們集體投降。請派染幹的部下分道招撫。”隋文帝聽從了他的建議。突厥因此投降的很多。
公元600年(隋文帝開皇二十年)四月初四,突厥步迦可汗進犯隋邊境,文帝下旨讓晉王楊廣、越公楊素從靈武道出兵,漢王楊諒、太平公史萬歲從馬邑道出兵,合攻突厥。
長孫晟任秦州行軍總管,對歸附的突厥人進行管理,受晉王楊廣指揮。長孫晟認為突厥人喝泉水,容易下毒,便在泉水上流放置了毒藥。突厥人和牲畜喝水後被毒死很多,十分驚慌,說:“天降毒水來滅我們。”於是連夜逃竄。
長孫晟追趕,殺突厥1000多人。
史萬歲出塞,在大斤山與突厥人相遇。步迦可汗派人問:“隋軍帶頭的是誰?”
負責偵察的突厥人回答:“是史萬歲。”
突厥人又問:“就是那個在敦煌駐守的人嗎?”
負責偵察的突厥人說:“對。”
步迦可汗很害怕,下令軍隊後撤。
史萬歲緊追100多裏,發起猛攻,大敗突厥,殺數千人。再次追擊,進入沙漠數百裏,突厥逃遠,隋軍回師。隋文帝下詔派長孫晟回大利城,對新歸附的突厥部眾進行安撫。
步迦可汗又派親侄子俟利伐在沙漠的東部攻打啟民可汗,文帝又派軍幫助啟民可汗對要塞防守,俟利伐退兵回沙漠中。啟民可汗上表對隋朝表示感謝,說:“大隋聖人天子養育百姓,像天一樣無所不包,像地一樣無所不載。我染幹蒙受皇恩,就像老樹新發嫩牙、枯骨再長血肉,千秋萬世,誓為大隋放羊牧馬。”文帝又派趙仲卿為啟民可汗建金河、定襄兩城。
第二年,突厥步迦可汗又對邊關侵犯,在恒安打敗代州總管韓洪。
五月初七,突厥男女來歸附的有9萬口。
隋文帝下旨命楊素為雲州道行軍元帥、長孫晟為受降使者,和啟民可汗共同前往北攻打步迦可汗。
公元602年(隋文帝仁壽二年),三月,突厥思力俟斤等部落向南渡過黃河,把啟民可汗部的6000名男女及20餘萬頭牲畜掠走了。楊素率軍緊追,轉戰60餘裏,大敗突厥,突厥向北逃竄。
楊素繼續追擊。到晚上已經接近敵人,楊素怕他們逃散,命令騎兵在後麵慢行,自己帶著兩個騎兵和兩名投降的突厥人混在突厥的大隊人馬中同行,突厥人毫無覺察。
當突厥人停下正在安營時,楊素派人告知後麵的大部隊對其突襲,再次大敗突厥,把俘獲的人口牲畜送給啟民可汗。從此以後突厥遠遠逃走,不敢再侵擾漠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