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烈把顏真卿叫來,對他說:“現在冀、魏、趙、齊四王派遣使者,不謀而合,讓我稱帝。太師看這樣的情形,難道我隻是因為被朝廷懷疑忌妒而無處容身嗎?”
顏真卿說:“這乃是四凶,怎麼能叫四王!你不保住自己立下的汗馬功勞,效忠朝廷,反而與亂臣賊子在一起,是準備與之一起尋死嗎?”李希烈很不高興,讓人把顏真卿扶出去。
有一天,顏真卿與四鎮的使者一起宴飲,四鎮的使者都說:“早就聽說太師有很高的名望,現在都統準備稱帝,而太師恰好到來,是老天爺讓您做都統的宰相啊。”
顏真卿嗬斥他們說:“什麼宰相!你們知道有個因為痛罵安祿山而被殺的顏杲卿嗎?那是我哥哥!我已經80歲了,隻知道寧死不屈,難道還會因為你們的誘騙而屈服嗎?”四鎮使者都不敢再說話。
於是李希烈讓10名甲兵在館舍裏看守顏真卿,還在院子裏挖了一個坑,威脅說要將他活埋。顏真卿神色安詳,看著李希烈對他說:“生死天注定,你不用費那麼多心思,搞那麼多花樣。趕快給我一劍,豈不是更讓你痛快!”李希烈聽了,急忙向他賠不是。
唐德宗興元元年(公元784年)正月,李希烈準備稱帝,讓手下的人向顏真卿詢問禮儀方麵的事情,顏真卿說:“我雖然曾經做過禮官,但是我隻記得諸侯朝見天子的禮儀!”
李希烈即帝位,將國號設為大楚,還設了文武百官,又派遣他的將領辛景臻對顏真卿說:“你既然不願意投降,那就幹脆自焚吧!”於是在他居住的庭院裏,堆起柴火澆上油,然後點燃。顏真卿向火堆快步走去,辛景臻趕緊將他攔住。
八月初三,李希烈看到官兵接二連三打了勝仗,害怕會有事端發生,就派中使到蔡州去殺害顏真卿。中使到了說:“有敕書!”顏真卿叩了兩個頭。
中使說:“今天賜顏真卿死。”
顏真卿說:“老臣並未立過功,理當被賜死。不知道使者是哪天從長安出發的?”
中使說:“我是從大梁來的,不是從長安來的。”
顏真卿說:“那你隻是賊寇派來的,怎麼能說是敕書呢?”於是中使勒死了顏真卿。
李師道謀殺宰相
唐憲宗即位以後,執行削藩政策。不肯交出權力的節度使,或者起兵謀反,或者暗中觀望,暗中支持反叛者,都想見機行事。
唐憲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憲宗忙於討伐淮西的吳元濟。原先李吉甫和武元衡共同出任宰相,自從李吉甫去世以後,憲宗把所有軍中事務都委托給了武元衡。
平盧節度使李師道蓄養的賓客勸李師道說:“皇帝一心想討伐蔡州,其原因是有武元衡輔佐他,請準我去暗殺他。如果武元衡死了,其他的宰相就不敢繼續他的主張,就會爭著勸諫皇帝停止用兵。”李師道連連稱是,立刻給他盤纏送他出發。
王承宗派遣牙將尹少卿上奏,為吳元濟說情。尹少卿到中書省的時候,言語態度非常囂張,武元衡嗬斥他出去。王承宗又上書詆毀武元衡。
六月初三,天剛蒙蒙亮,武元衡入朝,從他的住所靖安坊東門出來。突然,一個刺客從暗處竄出來,用箭射他,周圍的人都四處逃散。刺客拉著武元衡的馬走出十幾步,殺了他,並把他的腦袋砍下,然後離開。
刺客又潛入通化坊去刺殺裴度。裴度頭部受傷,摔入水溝,因為戴的氈帽很厚,因此沒有死。隨從王義從背後抱住刺客大聲疾呼,刺客砍斷其手臂後逃走。京城裏的人都十分恐懼。
憲宗於是頒布詔令,加派金吾騎士帶著兵器保護宰相出入,經過坊門的時候吆喝搜索,戒備森嚴。朝中百官在天還沒亮的時候都不敢出門。有時皇帝上朝,左等右等,百官的班列還沒有排齊。
刺客在金吾衛與京兆府萬年、長安兩縣留下紙條,說:“不要忙著抓我,否則就先殺了你。”所以,追捕刺客的官員都不敢輕舉妄動。
兵部侍郎許孟容覲見憲宗,說:“從古至今,沒有殺了宰相卻不能逮捕刺客的事情。這是朝中不幸啊!”因此流淚哭泣。
許孟容又前往中書省,流著淚說:“請求中書省上奏,任命裴中丞為宰相,四處搜捕刺客的同夥,徹底查清其根源。”
初八,憲宗頒布詔令,在朝廷內外全麵搜捕刺客,若抓到刺客,懸賞1萬緡錢,賜給五品官位。若有人私自包庇刺客,就誅滅全族。於是京城開始大肆搜捕,築有夾壁、複屋的公卿府第,全都進行了搜查。
成德軍的進奏院中,有恒州的士兵張晏等幾人,舉止跋扈,許多人認為他們就是刺客。初十,神策將軍王士則等人舉報王承宗派遣張晏等刺殺武元衡。官吏逮捕了張晏等八人,憲宗下詔命令京兆尹裴武與監察禦史陳中師審訊他們。
二十三日,憲宗頒布詔令,把王承宗先後三次上奏的表章拿給文武大臣們,共同商議他的罪責。
裴度的傷口尚未痊愈,20天臥病在床。憲宗頒下詔令,讓衛兵住在他府裏宿衛,前去問候的中使絡繹不絕。有人請求將裴度貶為庶民,好讓恒州的王承宗、鄆州的李師道放心。
憲宗生氣地說:“如果免除了裴度的官職,豈不是讓那些為非作歹的小人得誌,朝廷從此不再有綱紀可言。我想裴度一人就可以對付王承宗和李師道兩個人。”二十四日,憲宗傳召裴度入朝,商議對策。二十五日,憲宗下詔任命裴度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