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延徽投效契丹
韓延徽原來是劉守光的參軍。劉守光大燕政權的最後幾年,民不聊生,就派韓延徽到契丹國去求援。契丹國主因為他不行拜見禮而十分生氣,就把他發配至郊野養馬。韓延徽是幽州人,足智多謀,也很會寫文章。
述律皇後對契丹國主說:“韓延徽威武不屈,是當今的賢人,怎麼能侮辱他讓他去放馬呢?應當待之以禮,並且任用他。”
契丹國主就把韓延徽召來,與他談話,非常喜歡,於是任其為自己的謀士之首,有什麼事都與他商量。
韓延徽就開始教契丹人建立牙兵,設立軍府建置,修築城郭,設立市場,將漢民安置,使每個人都有配偶,開墾耕種荒田。
從此以後,漢族人各自安居樂業,越來越少的人選擇逃亡。契丹國能夠威服各國,韓延徽的功勞很大。
沒過多久,韓延徽逃到晉陽。晉王李存勖想讓他在自己的幕府裏幹事,掌書記王緘記恨他,韓延徽很不安,所以請求回鄉探母。路過真定時,在同鄉人王德明家住下。
王德明問他到哪裏去,韓延徽說:“現在河北地區都歸晉王所有,我將重返契丹。”
王德明說:“你從契丹國叛逃,如今又將返回,不是去找死嗎?”
韓延徽說:“契丹國主自從我出走後,如同失去手和眼睛;如今我重回到契丹,契丹國主的手和眼睛不就又都有了嗎?他絕對不會殺我的!”
看望母親以後,韓延徽又重返契丹。
契丹國主聽說韓延徽回來,非常高興,撫著韓延徽的背說:“前一陣子你到哪裏去了?”
韓延徽說:“我思念母親,本想告假回去,但又害怕您不答應,因此我就偷偷回家了。”從此契丹國主更加厚待他。契丹國主稱帝的時候,由韓延徽輔其左右,並一直把他提拔到中書令。
李存勖派使者到契丹國,韓延徽給晉王寫信,追敘了為何當初北去契丹,說:“不是我不留戀英明的君主,也不是我不思念故鄉,我不留在晉的原因,隻是害怕王緘說我的壞話罷了。”又以老母相托,並且說:“隻要我在契丹一天,契丹國一定不會南侵。”
所以到李存勖建立後唐,在位的時候,契丹國一直都沒有侵擾南方,靠的都是韓延徽的功勞。
王彥章不做貳臣
後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十月,後唐莊宗李存勖從楊劉渡率軍過河,到達鄆州後繼續進軍,過了汶水,命令蕃漢馬步副總管兼橫海節度使李嗣源為前鋒率軍前行。
王彥章
初四早晨,與後梁軍相遇,很快就將後梁軍擊敗,一直追到中都,包圍了中都城。城中沒有防備,不一會兒,後梁軍就衝出重圍。後唐軍在後麵追擊,打敗了後梁軍。
王彥章率領幾十個騎兵逃跑,龍武大將軍李紹奇單騎追之。李紹奇聽出是王彥章的聲音,說:“王鐵槍!”於是用長矛刺中了他。王彥章身受重傷,戰馬跌倒,結果被俘虜。
王彥章曾經對人說:“李存勖就是個玩鬥雞的痞子,有什麼好怕的。”
這時,李存勖對王彥章說:“你常說我是小孩,現在服不服?”
又問王彥章說:“你善於打戰,因此留下美名,為什麼不堅守兗州?中都沒有防禦工事,怎麼能守得住?”
王彥章回答說:“天命已去,說什麼都沒有意義了。”
李存勖很欣賞王彥章的才識,打算起用他,賜良藥給他治療傷口,多次派人去勸誘他。王彥章說:“我本是一介平民,承蒙梁帝的恩德,最後做了上將,與您交戰了15年。如今戰鬥失敗,死是應該的,縱使您可憐我而讓我活著,我也無臉麵對老百姓了!哪能早晨還是梁將,晚上就變成唐臣?這是我所不願的。”
李存勖又遣李嗣源遊說。王彥章躺著對李嗣源說:“你不是邈佶烈嗎?”王彥章一向輕視李嗣源,所以用小名來稱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