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來龍去脈1(1 / 2)

佯攻臨安城結束後,伯顏特意去看望了文天祥。

這一次伯顏沒有把文天祥和朱華等人分開,而是全部安排在一個大帳裏,不過為了防止萬一,眾人的兵器全都被收繳了。

伯顏走進大帳的時候,朱華和部下們正在閑聊,見到伯顏,全都憤怒地看著他,他們眼裏的怒火恨不得把伯顏燃燒了。

朱華上前一把揪住伯顏的衣襟,怒道:“好你個伯顏,真夠卑鄙無恥的,身為一國丞相兼統軍元帥,竟然陷害文相公。”

衛兵們見朱華竟敢對伯顏無禮,立刻拔刀出鞘就要動手,義軍們全部圍過來,一時雙方劍拔弩張,氣氛壓抑。

伯顏揮手讓衛兵退下,朱華卻沒有鬆手的意思。

文天祥剛才在看書,此刻抬起了頭,見朱華仍然揪著伯顏,大聲喝道:“朱將軍,休要無禮,趕緊放手,伯顏元帥好心好意來看我們,我等應該以禮相待,莫要唐突了。”文天祥發話,朱華隻好不情願地鬆開手退在一旁,但仍然對伯顏怒目而視。

伯顏微笑不語,似乎並不在意,文天祥起身對伯顏抱了抱拳,道:“剛剛多有得罪,伯顏元帥好計策。”

伯顏忙還禮道:“沒事沒事,文相公好氣量,伯顏佩服得緊。”

文天祥微微一笑,道:“伯顏元帥用兵如神,運籌帷幄,本相又豈敢有小人之心,唯有佩服而已。”

伯顏好像有些過意不去,向文天祥鞠了一躬,道:“伯顏這廂賠罪了,既然文相公這麼想,伯顏也就心安許多。雖然說兵不厭詐,但這次確實是伯顏對不住文相公,文相公的英名天下流傳,聞之者無不敬仰,伯顏為了大元基業,出此下策,深感不安。”

文天祥顯得十分大度,道:“好說,伯顏元帥言重了,兩國交戰,你我各為其主,原也不必拘禮。伯顏元帥不僅沒有為難本相,還安排天祥與部下同在一起,並且送來了書本,本相唯有感激不盡,哪裏又敢怪罪伯顏元帥。隻是本相有一事不明,還請伯顏元帥告之,伯顏元帥此來不僅僅是道歉的吧?”

伯顏的神情有些不自然,他的眼睛掃過朱華及一眾義軍,又看了看文天祥,沉默不語,似乎頗為難以啟齒。文天祥已經胸有成竹,淡然一笑道:“伯顏元帥但說無妨,本相雖然懵懂,但也略微猜出一二。”

伯顏稍顯遲疑,終究還是說出來了:“明人不說暗話,以文相公的忠勇之名,君子之風,伯顏原也不該算計。隻是伯顏承蒙忽必烈可汗陛下厚愛,以丞相之職冠以征南元帥之名,誓言一統天下,有些事不得已而為之,既然文相公已然明了,伯顏慚愧也就不明說了,就此告辭。”

伯顏說到做到,快步退出大帳。

朱華看著伯顏的背影消失,有些悶悶不樂道:“文相公,這,剛剛為何不跟他拚了?伯顏老賊日間安排別人假冒文相公,此時想必已經傳遍臨安城,元帥的英名,隻怕毀矣、哎,不知義軍在臨安城怎麼樣了,一旦朝廷認定文相公降元,義軍在城裏的處境恐怕不妙。”

文天祥閉上了眼睛,用雙手把臉蒙住,沉默了一會,道:“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天祥之心,日月可鑒,雖然世人有可能一時被蒙住了眼睛而誤解天祥,但天祥自也不怕。”停了一會,他把雙手放下,睜開雙眼,眼神中透著堅毅的光芒,“本相也十分擔心義軍的安危,但本相相信尹士與士虎兩位將軍一定能克服萬難,轉危為安。他二人是你的好兄弟,你也該信任他們。至於你剛剛所說跟伯顏拚了,拚了又能怎樣,犧牲眾位兄弟成全天祥忠義之名?如果真的如此,天祥寧願不要忠義之名,情願與兄弟們苟且偷生。況且此刻我等身在元營,就算拚死,伯顏也能封鎖消息,阻止外人知曉,我等拚死又有何意義?天祥相信,終有一****等能逃離元營,破繭重生,此刻隻需靜待時日便可。伯顏此人老謀深算,今日稍稍用了點計策就造成了破壞性的效果,雖然我等與他國仇家恨不共戴天,但憑良心說此人也算是個人物。他剛剛有些猶豫,似有難言之隱,本相猜測他一定會派人四處散布謠言,敗壞本相的名聲,打擊大宋的人心士氣。最重要的是他想利用此次事件,讓本相走投無路,妥協投降。然而本相並不怕他,更不在意這些,本相始終相信明眼人的眼睛是清澈的,一定能辨明是非,至於那些暫時被蒙住雙眼的人,本相相信終有一日,他們會睜開雙眼,看透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