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習武(2 / 2)

這一路上看書很是勞累,書簡什麼的一直抓在手上會吃不消,於是偶爾他也會停下來歇息歇息,這時候無聊了他就會要這些人給他說說一些奇聞。

比如守株待兔啊,揠苗助長啊,杞人憂天等等許多的諺語和小知識,羽仔細的了解之後發現了一些門道。

其實很多成語故事裏麵的主人公都是些小人物,比如杞國的杞人,杞國是一個小國,而這個人怎麼會人盡皆知的哪,那就是一些好比現在說書的人。

說書其實也少了,以前在老北京城裏,橋頭集市尾哪都是說書的地點,花上幾個小錢能夠聽一下午的書,比之其他打發時間好多了。

這些人就和說書差不多,不過他們大部分都是道聽途說的,不能為據,就好像野史一樣,不過也能作為了解當時社會習慣和社會風氣的一個側麵反映。

其實也隻有最為公子的他才有可能,沒想到二世為人卻有這麼一番機遇,每每看書累時,聽上一段也不錯,比之以後的黑白電視機也差不多。

其實來這一世,剛開始有諸多不變,沒有電,也沒有自來水,每天一到晚上就不好過,夏天他是最煩的,每當掌燈夜讀的時候,蚊子最是煩人,要是有電燈的話,那麼會好許多,而且,油燈看書對於視力也影響很大。

還有這裏最快的就是馬車,他很不習慣,習慣了當代社會的小汽車,火車的人,即使是一個軍人也會不習慣,馬車顛簸的也很厲害,還好他身子骨還可以,不然全散了。

每每想到這個他就像改變一下這個社會,不過他也知道有些東西不應該這麼快就進入這個社會,他也不想因為自己就這麼強製的改變了科技的進程,其實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為對於研究他也是半吊子。

以前也沒有正常的武師教他,不是他不想學,對於中華五千年,雖然現在隻有兩千多年,不過曆史上還是有許多是現代人所沒有的,現在的擒拿和搏擊都是從上麵演變來的,所以他想結合一下古人的訓練方法。

以前尤沒有太多的在意羽,所以也沒有給他找個正真武師,也就偶爾帶他練練,所以他很想找個好的師父,想在正好有了趙芝化的陪同,他可以好好學習了。

對於羽,趙芝化很是讚歎,不禁腦瓜子好,身體也好,為什麼這麼說那,因為羽的身體素質要明顯高於別人,開始的時候趙芝化也就認為羽隨便玩玩也就沒有那麼上心,不過羽卻是認真的練習。

後來趙芝化發現羽身體很能適應高強度的訓練,這讓他很是差異,經過幾次的訓練之後他發現羽很適合學武,於是潛心教習羽的武術。

這樣下來,兩個既是主仆也是師徒了,沒有太多的以往的隔閡,兩個人的關心也好了許多,親近了許多,羽打心裏認同了趙芝化,趙芝化也在心裏對於羽上了一個台階。

平常人有的身體素質好,習武也比別人好,可是許多人毅力不夠,雖然小孩子不適合那麼高強度,不過羽確實十分上心,能堅持,很有毅力。這在趙芝化的眼裏高看了許多,有哪些公子哥能夠這樣吃苦,難怪自己能輸給一個小孩,看來是情有可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