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向前一步是一種態度(1 / 2)

楊瀾 陽光媒體集團董事局主席

向前一步,是一種姿態,更是一種態度。

那些習慣了一進會議室就自動坐在第二排,即使自有高見,也不主動發言的女性,是時候坐到桌邊來,身體前傾,然後發表自己的意見!

今天的我們還需要提倡男女平等嗎?在中國,女人早已不再裹小腳,幾乎一半的大學生是女性,一半的工薪階層是女性。男人已經在分擔家務。女人還想怎麼樣?“女人每年還有半天‘婦女節’的假呢,是否也該設立‘男人節’?”男人們忍不住問。

但是,當我們的視線在政府和企業的管理架構圖向上移動時,女性在領導和管理層中的比例卻大幅度下降。

年僅38歲的法國環境和交通部長娜塔莉·科修斯柯–莫裏塞(Nathalie Kosciusko-Morizet)問我:“既然中國女性普遍都進入了職場,那麼請告訴我,為什麼我在中國的官員中很少看到女性?”這還真難一句兩句說清楚!在中國的高層管理人員中,女性的確是鳳毛麟角。在美國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相當一部分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在結婚生育後離開職場,或在職場的晉級階梯上止步不前。

為什麼不能有更多的女性成為領導者?是不能?還是不願?抑或兩者都是?有沒有一種無形的障礙,會讓女性在職業的某個時刻自動放棄上升的機會?職業女性究竟能不能兼顧事業和家庭?是我們太貪心了,還是我們的社會沒有準備好?

現實是,雖然在法律上男女平等了,但在通常的社會觀念裏,包括女人對自身的認識上,障礙依然存在。2011年的麥肯錫報告裏稱,“在職場提升方麵,男人靠潛力,女人靠業績”,也就是說,男人隻要展現未來能做什麼就可以升職了,女人則必須證明已經做成了什麼。當男人成功了,人們會分析他內在的才能與品質;而女人成功了,人們首先會問:“她有什麼靠山?”

社會調查顯示,成功的女人不容易受到人們的歡迎,而一個男人若要受歡迎就必須取得成功。如果一個成功的男人離婚了,人們並不會因此低估他的成功;但如果一個成功的女人離婚了,人們則認為她失敗了!事業家庭之間的選擇題似乎是給職業女性特備的。

女人內心的自我定位也常常讓她們經曆煎熬,如果不能做個“好”媽媽,首先跟她們過不去的是她們自己。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萊特曾說:“職場中的母親都有一個名字,叫內疚。”更有趣的是,女人也不肯輕易放過其他女人。“你這麼忙一定沒時間陪孩子吧。會不會很難過?”這樣的提問絕對是一個女人對另一個女人的道德審判。

在中國,幾千年來女人都是通過妻子和母親的角色從而獲得自己的社會價值;無論是舉案齊眉,還是嶽母刺字,女人幾乎沒有獨立的社會價值,她們的價值往往通過她們的男人來實現。社會價值對人的異化並不分男女:一方麵,女人被捆綁在“女性”的角色裏;另一方麵,男人被捆綁在“男性”的角色裏,他們需要進取,拚搏,變得有權、有錢、有地位,這難道不也是對男人天性的束縛?而在今天,如果女性的解放僅僅是做男人能做的事,那麼是否就等於把女子從一種異化中解救出來,然後再放入另一種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