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起義是必然要失敗的,這是記憶中後世人經過多方論證所得出的曆史結論,非人力可以輕易改變。
要想改變整個黃巾大眾的命運,顯然是不現實的。然而利用自己前知,改變其中小數人的命運,卻未必是不可以操作的。
要改變張牛角的命運,就必須先要阻止他參與黃巾起義。雖然這時張牛角肯定早已拜了張角為師,成為了張角手下的一方渠帥,要想改變張牛角的意誌,讓其脫離太平道,有點困難。而要想張角放棄黃巾起義,更不諦於天方夜談。
但張威身為人子,又豈能明知曆史的發展,而坐看自己父親的生死於不顧。張威是個意誌極為堅定的人,一旦拿定了主意,便會努力去將它實現,即使難度再大,也輕易不會改變。這從那兩個小人兒的對話中便可以看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何其雄壯。
陷陣營看來是回不去了,當務之急,是趕緊回家。不過在這之前,卻還有一件事是必須要做的。那便是報恩。
雖然在張威的腦海中,現在多了另一段神秘的記憶,其中不乏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恩不可持,義不可望,以怨報恩的血淚教訓。甚至於在記憶中,那不久之後即將出現的一位梟雄曹操,還會說出一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驚世之言。
但“受人滴水之恩,必當湧泉相報”,這是古人的信念。更何況,那人還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救命之恩,恩同再生。張威堂堂男人,豈可不報。
記憶中的東西,有些是可以借簽的,有些卻是必須要拋棄的。我張威,絕對不會讓記憶中的東西,來改變自己的本性。
打定了主意,張威的心中,便仿如放下了千斤重擔,渾身一陣輕鬆。眼中也莫名地多了一股自信的神采,一掃先前的禿廢。整個人看起來,便充滿了朝氣與活力。
“嗬,年輕人,就應該是這個樣子。本來就應該朝氣蓬勃的嘛。看來,我的擔心,倒是多餘的了。見到你現在的模樣,我也可以放心地離開了。”
就在張威站起身來,準備去尋那中年漢子的時候,冷不防身後傳來了一個聲音。張威回頭一看,可不正是自己那救命恩人。
張威當下轉過身來,正對著那人,躬身一禮,恭敬地道:“張威見過恩公,勞恩公操心了。”隨即一愣道,“恩公要走了!”
中年漢子上下仔細地打量了張威一番道:“張威,嗬嗬,這名兒不錯。嗯,恢複得也差不多了。不錯,在前幾天你醒來之時,我本就準備離開了,隻是見你精神恍惚,放下不下,這才多留了幾天。如今你的傷也好得差不多了,我也就可以放心了!”
“恩公來到這邊荒戰地,定是有所要事吧,不知是否已然辦妥,小可雖不才,但還有一把子力氣,願能為恩公效力一二。”張威聞聽中年漢子之言,略一思索道。
“嗬嗬,小哥的心意,我心領了。我來這兒,確是有事,隻不過,在你昏迷的那段時間,已然辦得差不多了。”中年漢子聞言笑道。心中卻想,如果你知道我來到這兒,要辦的是什麼事,大概就要視我如洪水猛獸了吧。
“既然如此,恩公大名,能否告知小可,今次之恩,且容小可來天再報。”張威看那中年漢子的神情,知其所言不虛,當下求懇道。
“救死扶傷,此乃醫家本職,卻不敢有勞小哥記掛。”
“施恩不望報,此乃恩公高義,然救命之恩,恩同再造。張威卻不能做那無義小人。如恩公不能留下大名,張威隻有終生追隨於恩公身後,做牛做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