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別人都有手機,我為什麼不能有(1 / 1)

第一章別人都有手機,我為什麼不能有

經典案例--我也想要手機

11歲的兒子劉頌一直在鬧著買手機,他說班級裏一半兒以上的人都有了手機,而他自己還沒有,所以想買一個。

“小學生有沒有必要配手機?”這個問題讓劉爸爸思來想去。要說為了聯係,自己和兒子的班主任也互留了電話,聯係也不成問題。而且,孩子還小,自控力不強,帶個手機,一定會讓孩子分心,這不利於學習。加上手機“黃毒”流入校園,真擔心孩子會受到不好的影響。

劉先生拒絕了兒子買手機的請求,結果,劉頌難以接受:“別人都有手機,為什麼我不能有?”

心靈困惑--孩子的困惑

紹齊:有手機很方便,可以隨時跟父母或同學電話交流。為什麼不讓有?現在這個時代,電腦都普及了,手機自然也沒事兒。

博文:別人都有手機,而且是最新款的,平時一拿出來,就讓我羨慕。如果我也有手機,那該多好啊!爸媽都怕我學習分心,我覺得我還是有自控力的。

梓晨:我爸爸媽媽經常臨時加班,來不及接我,有手機能及時告訴我。擔心有了手機反被搶,哪有那麼多可以擔心的事情?

父母的困惑

陳珊:我是一名老師,以前曾收過學生的手機,發現大約18個小時裏,他收到了200多條短信,上課時間有,淩晨一兩點也有。這樣哪還有心思和時間學習啊?

高哲:上周孩子上興趣班,拿的是我那個舊手機。回來後,他跟我說,這個手機太舊,非讓換個新的,說班裏孩子們都是新的,他不想被人笑話。手機是用來聯絡的,怎麼變成攀比了?

劉睿:孩子對於新事物的追求心理很強烈,總想通過各種辦法去得到新鮮東西,以滿足好奇心。對他們來講,手機就是一個玩具,他們怎麼可能不玩?

答疑解惑--手機不是拿來攀比的

手機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害

我們的身體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耳朵、顱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免疫係統比成年人脆弱,神經係統正在發育。使用手機產生的輻射容易使大腦受到傷害,引發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紊亂等,這對我們的健康很不利。

不要為攀比而買手機

大部分人非要帶手機,其實多是出於好玩,想讓同學看得起,不想被大家笑話自己。這屬於攀比心理,是一種很不好的風氣。

有同學跟方寒挑釁,說:“你的鞋不是耐克的,你的衣服不是名牌,你還沒有手機,你真落後。”方寒是這麼回答的:“我們現在是學生,我不跟你比別的,要比就比學習,比體育。比誰的鞋、衣服、手機好,有什麼意思,還不是用的爸媽的錢。”

手機可能會影響學習

現在,我們的辨別能力還不是很強,對於手機網絡上麵的不良信息,我們很容易受影響。而且,確實有不少人自製力比較差,會偷偷發短信、打電話或玩遊戲,難免分散學習精力,進而影響課業成績。

10歲的安捷因為考了班上的第一名就嚷著要買一部手機,爸爸答應了。不久,安捷又要求換個新手機,並說換得越快就越被同學看得起,學習起來才會努力。可是換個功能多的手機之後,安爸爸發現,安捷竟玩手機遊戲上癮,無心學習了。

正確使用手機

小學生使用手機應該慎重,最好根據需要決定是否配備手機。我們要知道,父母讓我們用手機是為了方便與我們溝通和聯係。當他們不能及時接我們的時候,可以事先告知,不讓我們著急。當我們沒有及時回家時,用手機和他們聯係,可以讓他們不必擔心。若是如此,我們可以在某些時候使用手機。

另外,上課的時候,我們的手機要關機或者調成靜音。平時,盡量在教室外接聽電話。

寫給家長的話--

關鍵在於,教會孩子正確使用手機

正確使用手機,對學生來說,主要包括三個方麵:一是掌握好開機關機時間。一般來說,上課時間都應讓孩子關機,家長最好準確地了解孩子所在學校的作息時間,要同孩子聯係,最好約定時間,比如中午或下午放學後。

二是能選擇恰當的使用場所。什麼地方可以用手機,什麼地方不要用手機,比如,接打電話最好在教室外麵。

三是交際內容和對象的恰當選擇。同什麼人說,說些什麼?這是手機使用中的核心問題。許多家長反對孩子帶手機,就是怕他們隨便交友,說些毫無意義的話,而且沒完沒了發短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