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我想養寵物,爸爸媽媽不同意怎麼辦(2 / 2)

想養小動物時,要問問自己是不是一時衝動,能不能愛小動物幾年甚至十幾年,在它老的時候都不拋棄它。如果已經掌握了能夠使它生活得很好的知識,願意照顧它很久,那才可以。

如果爸爸媽媽態度很堅決,就是不同意養,那我們也千萬別搞“先斬後奏”,這樣最終受傷害的是弱小可愛的寵物。

鄭重地說出我們養寵物的原因、好處和可行計劃

和爸爸媽媽就這件事好好談一談,告訴他們為什麼養寵物,比如動物可愛,流浪貓可憐,或者培養觀察能力,又或者自己很孤獨需要夥伴,等等。

而且,可以告訴爸爸媽媽養寵物有助於培養愛心、責任感和耐心。比如,“養動物可以培養我們的責任心,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在父母的懷抱裏長大的,最缺少的恰恰就是責任心。”或者“如果有陌生人,狗狗還可以保護我們”。

另外,爸爸媽媽很擔心我們養寵物是一時衝動,擔心以後寵物還得他們照顧。所以,我們獨立一點兒,鍛煉出能夠照顧自己和小動物的能力,做好基本的安排,並保證會自己照顧它。

向爸爸媽媽保證不影響學習

這點很重要,畢竟我們現在以學業為重。我們可以跟爸爸媽媽簽下協議,說明自己會照顧小動物,而且,以後一定更努力學習。

寫給家長的話--寵物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玩伴

據調查,70%的中國家庭隻要有了孩子就不養小動物,理由是,寵物對孩子的健康有威脅。而一些西方國家幾乎家家都有寵物,因為寵物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玩伴。

養寵物可以培養愛心和責任心

養寵物提供了讓孩子接觸自然的機會,讓孩子了解到一個生物是如何成長、繁衍的。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學會了如何尊重其他生命,體會到動物也和人類一樣,也有喜怒哀樂,也會害怕孤獨,也需要別人的關心。

這樣能培養孩子的愛心,而不容易出現粗魯地對待和虐待小動物的行為。而且這種行為也是一種模擬生活,孩子會把小動物當成自己的孩子,在飼養小動物中領悟到父母養育自己的辛勞,還能促進親子關係。

至少可以養一些“幹淨”的小動物

在盡量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可以考慮讓孩子養養寵物。若是怕髒,可以讓孩子養一些“幹淨”的小寵物,像鳥、烏龜、金魚之類。

養寵物也是一種生命教育

養寵物,讓孩子真實地看見出生和死亡,這其實也是一種生命教育。孩子會知道人最後都是會死的,就跟動物一樣。某些層麵上,他已經開始了解死亡這件事。

如果家裏實在不能養,怎麼辦?

如果家裏實在不具備養小動物的條件,那家長可以把情況跟孩子攤開來講,並告訴孩子:“其實,爸爸媽媽也喜歡小動物,但條件不具備,寵物養得不適當,是對生命的不尊重和傷害。愛小動物,不一定非要買回家養,讓它們自由自在地在大自然裏才是最好的。”

另外,如果孩子真的喜歡小動物,就可以多帶孩子去動物園走走。在持續的引導和影響下,父母與孩子之間就容易消除因養寵物帶來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