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誠信教育
誠信,顧名思義,就是誠實、守信。誠信曆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優良傳統中,從來不乏誠信思想資源。從儒家到墨家,誠信是備受古人推崇的良言箴規,是諸子百家共舉的道德標準。人無信不立,商無信不振,國無信不興,已成為社會一種潛意識。千百年來,人們講求誠信,推崇誠信。在儒家經典《禮記·中庸》中:“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即“至誠通天”。孔子說:“人無信而不立。”誠信已成為道德內養與外成的關鍵點。《墨子·修身》中也說到:“誌強智達,言信行果”,隻有言而有信,說到做到,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和支持。先秦法家的創始人管仲說:“誠信者,百信之結也”,即認為誠信是集結人心,使天下人團結一致的保證。宋代理學家周敦頤更將誠信列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稱之為成王成人成事的起點。胡錦濤同誌提出的“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時俱進的精辟概括,對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
對一個人來說,“誠實守信”既是一種道德品質和道德信念,也是一種道德責任,更是一種崇高的“人格力量”。“誠信”二字說來容易,要做到實則很難。在如今的社會中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需要誠信做保障。
第一節?誠信是大學生成人、成長的重要因素
中共中央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再一次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作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充分顯示了誠信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作為一個特殊而重要的群體,一方麵,大學生求學的主要目標就是成人成才;另一方麵,大學生作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曆史使命的主體,他們誠信與否直接關係到這一曆史使命能否順利實現。
成人,不單指人生理上的成熟,更強調的是成為具備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社會有用的品德高尚的人;成才通常是指成為一定社會中具備從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素質,並以創造性勞動為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作出貢獻的人。現代社會所需人才的素質包括政治素質、業務素質、文化素質、身體和心理健康素質、品德素質、智能素質等,德是人才的靈魂和統帥,它決定著人才發展的方向和動力。所以,成才內含成人,成才也必先成人。德是才的靈魂,誠又是德之本,誠信是一切具體道德觀念和道德規範的淵源,誠信是道德修養的基本範疇和最高境界,誠信乃大學生成人成才之本。
一、從誠信本身的內涵來講,誠信是真善美的統一體
日本教育家小原國芳提出過著名的“全人教育”。所謂全人教育,概括地說,就是“完美的人”的教育,是指促使和培養人的各方麵內在因素和諧發展的教育方法。小原認為,全人教育應由6個方麵組成:學問、道德、藝術、宗教、身體和生活。學問的理想在於真,道德的理想在於善,藝術的理想在於美,宗教的理想在於聖,身體的理想在於健,生活的理想在於富。以6個方麵的價值而論,真善美具有絕對價值,健和富具有手段價值。小原的全人教育思想在一定意義上合理地揭示了大學生成人成才的過程就是不斷追求真善美的過程,而誠信本身又是真善美的統一。
真是誠信的基礎。《增韻清韻》中指出:“誠,無偽也,真也,實也。”可見,誠信就是實事求是,就是從客觀實際和規律出發。違背了真的原則,就違背了誠信的原則。據此,大學生能否成人成才要從客觀實際出發,成為什麼樣的人才也要立足於現實環境和自身實際。
善是誠信的價值內容。中國傳統文化中誠信是判斷一個人是君子或小人的重要道德標準:“信以成之,君子哉”;荀子也認為誠信既是人的修身養性的根本原則,又是區別君子和小人的道德標準:“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言無常信,行無常貞,唯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君子在社會的價值取向上就是善,小人就是惡。那種為了誠信,不為五鬥米折腰;為了誠信殺身而取義;為了誠信,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誌等君子所為,皆為善舉。那種指鹿為馬、製假販假、偷稅漏稅、爾虞我詐、貪汙腐化等小人所好,就是受到社會唾棄的惡行。
美是誠信的外在體現。大教育家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指出:“知識不該和不道德結合,而隻應該和德行結合,這樣,兩者便可以彼此增加美觀。”那種講究誠信的人雖然在一定時期一定範圍之內可能會失去一些眼前利益,甚至會被有些人看做是“有毛病”、“傻帽”之類,但是經過曆史的考驗和時代的洗刷之後,這些人反而會受到人們的尊重。他們體現的是一種心靈之美,這種美體現了主體的人格魅力。
二、從現實環境來看,誠信是大學生成人成才的保障
當代大學生既生活在市場經濟的經濟製度、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政治製度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大環境中,又是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文化建設的後備軍。他們的成人成才離不開這些客觀環境,同時這些客觀現實又是他們才能展現的舞台和實踐的結果。
從市場經濟角度看,市場經濟本身是一種契約經濟、誠信經濟,誠信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得以有效運行的道德基礎。誠信是人們利益追求中所必須遵守的道德準則,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道德基礎。在市場經濟中,市場行為就是契約行為,誠信是市場契約的基礎。契約要能生效,義務得以履行,必須以誠信為前提條件。一旦離開了誠信契約就失去基本意義,甚至淪為作惡的工具,市場經濟也就難以維係,不講誠信的經營,違背誠信原則,商業就是欺詐的代名詞。恩格斯在考察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後指出生產愈發展,它就愈不能采用作為它早期階段的特征的那些瑣細的哄騙和欺詐的手段。特別是在WTO的框架之中,參與國際貿易競爭對誠信的要求更廣、更高。香港戴德梁行環球主席梁振英曾指出:在商業社會,誠信就等於商譽,商譽就等於無形資產,無形資產就等於價值,價值就等於錢。我國具有300多年發展曆史的老字號藥店“同仁堂”始終抓住“德、誠、信”不放,不僅沒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敗北,現已發展成擁有31億多資產的大型國有企業,名列全國中藥企業之首;青島的海爾集團,以誠信為本,堅守產品質量、售後服務不打折的承諾,贏得了良好信譽這一無形資產,在其74億元的總資產中,無形資產占據36億元;國外著名的大公司如福特汽車公司、通用電器公司、摩托羅拉公司等也都把誠實守信作為公司的指導思想而成為市場中的佼佼者。相反,一度知名的南京冠生園食品有限公司因用過期餡料做月餅等糕點,欺騙消費者,結果信譽掃地,企業經營陷入低穀,2002年上半年即宣告破產。可見,誠信是企業的生命線,誠信是金,誠信大於命,承諾大於天。經濟領域中若不以誠信為本,假冒偽劣充斥市場,坑蒙拐騙任意恣行,服務質量毫無保障,從假煙假酒假名牌,到毒米毒麵毒豆腐,從股市造假見怪不怪,到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貓鼠同道”等等,這些喪失誠信的行為既害人又害己,必然嚴重幹擾市場經濟的有序運行。未來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主體,他們的誠信狀況直接關係到市場經濟能否有效運行,關係到國家的地位。
從政治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角度看,誠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認為是統治者安邦強國的道德準則。《左傳·僖公二十五年》雲:“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荀子用正反兩方麵的史實闡述了誠信與否和國家興衰的關係:“古者禹湯本義務信而天下大治,桀紂棄義背信而天下大亂。”目前,我國在政治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中推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方針,這種建設方針本身內含誠信,它們也對貫徹的主體提出了誠信的要求。一方麵,依法治國,法製內含誠信。沒有誠信的法律隻會朝令夕改,沒有誠信的法律終將在人民群眾中喪失威信而失去法律本來的意義;沒有誠信,就不會根據客觀實際立法,也就沒有法律的發展;沒有誠信,就不能做到“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實事求是地執法。另一方麵,以德治國,道德蘊涵誠信。這裏的“德”是指對中國傳統道德進行揚棄的具有時代特征的社會主義道德。社會主義道德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為人民服務內含“誠信”,集體主義所體現的公正無私同樣內含“誠信”。同時,與依法治國的目的在於“懲惡”相比較,以德治國的目的在於“揚善”,善又是誠信的價值內容。所以,與依法治國內含誠信一樣,以德治國也蘊涵誠信。作為未來國家政治法製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體的當代大學生,如果都養成了良好的誠信品質,則以權謀私、權錢交易、欺上瞞下、形式主義等嚴重損害黨和國家形象的“惡瘤”就沒有孳生的土壤。
第二節?誠信是與人交往必須遵守的規則
一、從中國傳統文化背景看,誠信是立身處世之本
誠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賦予了天道和人道之本源的意義,又是保障人們順利交往和行事通達的憑證。誠信乃天道運行之本。《中庸》指出:“誠者,天之道也”,“誠者,物之終始”;可見誠信是自然運行的基本規律。
誠信是人道之本。《左傳·成公十七年》雲:“人之所以立,信、知、勇也。”孔子對誠信更加推崇:“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孟子也把修養誠信看做是做人應走的正道,“思誠者”是“人之道也”。王安石斷言:“人無信不立”,誠信是做人的道德支柱,無此便難以立足。朱熹把忠誠、講信義看做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無此就談不上做人之道。可見,在中國先哲們的思想及價值取向中,誠信是人之為人的根本道德標準,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又何嚐不是我們今天必須遵守的立身處世之本呢?
誠信是交往順利、行事通達的憑證。人既是自然人,更是社會人。人要生存一步也離不開社會之光的普照,在與他人進行交往,與社會開展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等實踐中,誠信是保障這些實踐活動能夠順利開展的資本。孔子認為,人不講誠信是不行的,在他看來,“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裏行乎難哉”。墨子也強調:“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猶合符節也,無言而不行也”;劉晝把講信用看做是行動的基礎和根本,“人非行無以成,行非信無以立”,“欲立行而不知立信,猶無楫而行舟也”。傳統的誠信美德是一麵曆史明鏡,對於世人都有借鑒價值,作為肩負著弘揚傳統文化、複興中華民族曆史責任的大學生就更應以史為鑒、誠實守信。
二、從人自身的發展來看,誠信是人的需要
(一)誠信是人際交往的需要
人是關係的存在物。人們隻有結成一定的社會關係,才能從事物質生產和社會生活。一個人無論能力多麼強,多麼全麵,也不能離群而居,也要依托於各種社會關係,也要進入各種人的關係。我們可以看到,沒有語言,人們之間就無法進行信息、思想的交流;沒有貨幣,人們之間就無法擴大交換。我們還要看到,人的交往不僅需要符號性的中介,而且需要製度性的中介。製度性的中介既包括法律規範,也包括道德規範,而誠信就是貫穿於法律規範和道德規範之中的一條基本原則。個人遵循誠信規範,他才能像“信得過”產品一樣成為“信得過”的人,得到他人的信任,從而有效地進行社會交往。在社會交往中,人們相互交換,相互幫助。隻有誠信,才能建立與他人的交換關係,才能獲得社會關係為人們帶來的種種便利和好處。俗話說:“禮尚往來”,說明了人們的關係是雙向的、對等的、互利的,這種“禮”的基礎,就是“往來”的雙方都要遵守誠信規則,平等交換。
(二)誠信是人發展的需要
人生是向未來開放的,人在一生中的很多努力都是著眼於未來,為未來而準備的。人有發展的需要,發展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這種積累既包括知識能力的積累,也包括身體健康的準備,還包括品行操守的磨煉。國家要以德治國,個人也要以德立身。中國古代文人曆來重視道德文章,把做人與做學問並重。社會主義教育的方針也是德智體全麵發展,培養“四有”新人。誠信是道德培養的基本內容,“人無信不立”。沒有誠信,其他道德規範都是沒有約束的。誠信是道德中的道德,是“元道德”。一個人確立了講誠信的基本道德,他就能夠在一生中遵紀守法,忠於職守,求真務實。一個人一生恪守誠實守信的道德規範,他就會得到越來越多的信任,得到肯定的、積極的回報,個人的聲譽就會不斷增長,個人的事業就能越做越好,越做越順利。
(三)誠信是人的利益的需要
人有多重屬性和多種需要,如經濟屬性和需要、政治屬性和需要、文化屬性和需要。在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看來,人是政治的動物;在西方古典經濟學的模型中,人是“經濟人”;在20世紀德國哲學家卡西爾的理論中,人是符號的動物,也就是一種文化的存在。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者霍爾巴赫認為:“利益就隻是我們每個人看做是對自己的幸福所不可缺少的東西。”可見,利益不隻包括物質利益,還包括人們其他生活領域的利益。人追求自己的利益有合法與不合法、合道德與不合道德兩種方式。“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僅“愛財”,而且“愛名”、“愛官”,都要“取之有道”。在合法地、合道德地追求個人利益的過程中,需要具備多種條件和素質,其中之一就是誠信。依靠誠信,一個人就可以腳踏實地、紮紮實實地打好自己的基礎,練好自己的“內功”,積累自己的資本,擴大自己的聲譽,不斷獲得自己應得的利益。誠信在短時期內不會使人“利益最大化”,但可以保證個人長期“風險最小化”。
(四)誠信是人對評價的需要
人是社會的人,是在社會關係中生存和發展的人,因此人需要得到他人的承認和認同,人有得到評價的需要。人的評價不完全取決於個人的自我評價,在很大程度取決於他人、取決於群眾對自己的評價。日常生活中說的“口碑”,就是群眾對一個人的評價。口碑有好有差,口碑好的人,就能產生某種滿足感;口碑差的人,如果真實地了解了自己在群眾中的形象,恐怕也會產生某種失落感。因此,越是公眾人物,就越注意自己的形象,以獲得更好的評價和更廣泛的認同。各種層次的對個人的“民意測驗”,就是評價人的一種方法。評價是對人的真實看法,真實的評價是不能買來的,也是不能強迫的。一個人要在社會上得到好評,在他人心目中得到尊重,在大多數人中得到認同,最根本的是要依靠自己對社會的實際貢獻,依靠自己言行中的人格力量。這些都是誠信的反映和產物。少說空話,多幹實事;與人為善,樂於助人;襟懷坦白,光明磊落,就能夠贏得群眾的稱讚,得到公認。得到肯定性的公認,也是個人價值的一種體現。
三、從日常人際交往的實際來看,誠信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石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人們既有物質交往,也有精神交流,人的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是共同介入、互相作用的。然而,在日常人際交往中,人們更看重的是心與心的溝通、思想與思想的交流、感情與感情的慰藉,而並非單純的物物相換、金錢來往。從倫理學意義上說,人際交往中,人們看重的是為人、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如果雙方以誠相待、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就能超越年齡、性別、地位、身份等自然的、社會的差別,建立友好、和諧的人際關係。誠信的調節作用滲透在人際交往整個過程中,是良好人際關係建立的基石。
(一)誠信是人際交往的首要原則
誠信確立了主體間關係的基本價值定位。人們在建立人際關係之始,具有自覺或不自覺的誠信選擇性。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在情感上有親疏遠近的區別,有的是點頭之交,有的來往密切,也有的肝膽相照。這就是人與人關係的距離,這種關係距離並不是物理空間的尺寸,而是一種心理距離。誠信決定著人際關係中人與人心理距離的遠近。人際交往中,人們總是以各自的誠信水平來判斷對方和自己是否具有相似性,是否值得交往,從而決定取舍。可以說,在人際關係中,雙方相互信任是首要前提,以誠相待是首要原則。
(二)誠信是人際交往中的行為規範
因為誠信不僅是人際交往的重要行為規範,同時又是可以操作的、具體的、直觀的,我們可以察其言、觀其行,觀察對方是否守約、能否踐諾等細微處,可以直接並且快速地評估一個人是否值得信賴和交往。因此,如果一方的行為表現出失信,根據人際關係相互作用的行為模式規律,一方表示的消極行為會引起另一方相應的消極行為。那麼,人際關係將出現障礙,或者交往停止,或者關係疏遠。因此,恪守誠信是人際交往的重要規範。
(三)誠信是人際交往的精神紐帶
在一定意義上,人際交往行為就是一種道德行為,是基於對他人、對社會誠信的自覺認識而表現出來的,沒有這種自覺認識,就不能構成人際關係。在人際關係中,交往雙方的心理及其行為都是緊密地聯係在一起的,隻有雙方相互信任,並付諸自己的交往行動,這種交往行動的共同作用才會產生和諧的人際關係。人際交往隻有誠摯以待、不欺不妄、講信重諾,才可消除隔閡,建立信任關係,才能保持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溝通和彼此信任。
第三節?大學生誠信的現狀及其誠信缺失的原因
大學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的主流積極、健康、向上。“九○後”的新一代大學生,是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一代,是充滿理想、大有希望、值得信賴的一代。大學生的誠信品質,是其思想道德品質中的核心內容。作為特殊的青年群體,當代大學生誠信道德的形成、發展與變化,受到價值觀、心理發展、人際交往等因素的影響。恪守誠信是絕大多數大學生的共識,少數大學生誠信缺失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一、大學生誠信現狀
當前,從總體上看,大學生的誠信狀況是好的,但在少數大學生身上也出現了誠信缺失現象。
(一)學業作弊
個別學生考試作弊、偽造實驗報告、抄襲作業、剽竊科研成果等,一直是教師、學校最頭疼的問題,幾乎涉及每一所高校。多年來,作弊現象屢禁不止,作弊手段層出不窮,其結果是學生受處分,拿不到學位,即使僥幸沒被發現,也會在以後的應用中遇到知識欠缺、不紮實帶來的麻煩。對教師而言,因得不到真實的反饋信息而不能及時正確地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而影響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尤其是這些作弊行為,對校風、學風建設產生了更為直接的負麵影響,導致學風不正,學生寫論文東拚西湊,做試驗“調整”數據,編造理由“逃課”等。
(二)惡意欠費、貸款不還
為了解決高校部分學生經濟困難,國家出台了助學貸款政策。實施這一政策以來,的確幫助一些貧困學生渡過了難關。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助學貸款的大力推行,學生和學生家長的觀念得到轉變,貸款不僅僅為貧困學生解決了經濟問題,而且有助於培養學生自強自立、講究信譽的美德。但是,個別學生不按貸款合同還款,還有一部分學生打著“貧困”的旗號,惡意欠繳學費。
(三)偽造證件、擅自篡改成績單
為了出遊乘車享受半價,有的學生更換學生證上的照片,更改乘車區間。為了找工作,一些學生篡改成績,“克隆”英語證書、計算機證書,甚至學位證、畢業證等,模仿導師手跡簽名,編造學生幹部經曆等等。在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時,部分學生既盲目又隨意,今天簽約,明天走人。還有少數學生造假社會實踐鑒定、“拷貝”實踐報告,騙取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