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022_伍子胥墓(2 / 2)

孫犀歎了口氣,皺起了眉毛,從衣服裏拿出了一個饅頭,吃了一口。孫清和孫犀看到此,互相看了看,笑了起來,三人之間已經很熟悉了,每當孫犀有煩心的事,吃是化解一切的靈丹妙藥。

這是,吳繡開始通知大家,伍子胥的墓就快要到了。在一片林子外,馬車停了下來。大家下車後,跟隨吳繡穿過林子,來到一片小湖旁。吳繡指著湖對岸說道:“在那裏便是。”蔡邕站立著,朝向墓的方向,深深的拜了下去。

孫策等人看到此,心中突然增添了許多肅穆。孫策知道蔡邕是因為在朝堂上因為向天子諫言中,開罪了宦官,由此遭到宦官的報複,而被罷黜。伍子胥是因為吳王夫差不聽諫言,用鴟夷革裹著拋棄於錢塘江中。後來夫差羞於在陰間見到伍子胥,用白布蒙住雙眼後才舉劍自盡。蔡邕一定是在心中與伍子胥神交,二者都是直言不諱之人,但都因為上位者昏暗才一個被罷黜,一個被處死。

此時的蔡邕心中泛起具體怎樣的情感,孫策無法得知。孫策看著蔡邕的背影,對這個人物肅然起敬。孫清和孫犀也跟著一同繞湖前往伍子胥墓。

對於伍子胥的故事,孫家的人多少是知道一點的。因為伍子胥當年和孫武一起輔佐過吳王夫差。隻是孫武後來看透了吳王夫差的心量,於是功成身退了。而伍子胥依舊極力的勸告夫差,不過最後的結果確是慘死。

幾人來到墓前,墓封土高約1米多,加以麻石砌成,墓前碑書“吳相國伍公之墓”。蔡邕這次跪地下拜,幾位兒童也跟著蔡邕一起下拜。其後,蔡邕又在地上灑了一杯酒以告慰先靈。孫策看著這一幕,不由的眼淚濕潤起來。

作為從未來穿越回古代的人來說,很難想象出古人這種忠君的思想。也許作為局外人會說識時務者為俊傑,但是當你身處其中體味他們的情感時,會為他們的這種對君王,對國家的感情而敬佩。特別是當孫策看到蔡邕時,知曉曆史的他,明白如果按照曆史的演繹,蔡邕也會被殺害,而他們都是心係國家,舍棄自我生命的人物。在國家最危難的時刻,他們沒有選擇逃避,而是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匡扶這個社會,怎麼能不讓人感動呢。而這樣的人物現在就在孫策的麵前,一個在墓裏,一個在墓外。

中華民族就是因為在最危難的時刻,總有一批心係蒼生,願意付出生命而去極力挽回的人們,才使得中華民族在曆史的長河中總是煥發著別樣的光彩,每個曆史的轉折點都有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孫策擦著眼角的淚水,心中感歎著中華民族的偉大與英雄人物的悲壯。孫清和孫犀見此,茫然不知所措,他們一向認為孫策猶如其父一樣勇敢,將來是帶領孫家繼續前進的孫公子,從未見過孫策有如此的感情流露。

蔡琰看向孫策,遞上一隻手絹,孫策搖了搖手,示意不需要,又微笑點頭表示感謝。吳繡看著這發生的一幕,心想:“想不到孫家的公子竟是為情感豐富之人,不像武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