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遼寧理工職業學院(原錦州商務職業學院)是2003年4月經省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省屬民辦普通高等學校。2011年被評為“遼寧省優秀民辦學校”。建院以來,我們一直以德育特色建設為根本任務,強化德育特色的創建,經過九年實踐,探索提煉出以“立誌為民、服務社會”為主題的德育校本教材,作為我院德育特色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確立以“立誌為民、服務社會”為德育特色校本教材主題的主要依據

貫徹中共中央德育工作基本精神。我院的辦學性質理念是:不論公辦、民辦,都是黨辦。辦學以來,我們一直認真學習、貫徹落實《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德育大綱》《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等文件,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

遵循我們黨領導集體德育發展思想。我院的辦學思想信念是:按照黨的教育理論、德育教育思想辦學,就會方向明、路子正,避免走彎路。重視德育,把德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貫穿整個教育過程,並把它作為教育的靈魂和方向,是黨的幾代領導人的一貫思想,是中國共產黨關於教育工作的基本主張之一。黨的理論已經哺育了幾代人,當代大學生健康成長仍然離不開黨的理論的哺育。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院的辦學責任認識是:大學的辦學功能之一是要傳承和發展民族文化。作為一個具有優秀傳統文化的民族的道德教育,更應該體現民族特色。將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中的合理因素注入當今高校德育教育不僅是培養一代社會所需人才的客觀要求,而且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所在,也是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盡一份責任。

二、確立以“立誌為民、服務社會”為德育特色校本教材主題的主要目的

升華我院德育特色建設成果。我院“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學院的特色建設,以德育特色建設為根本任務,以專業特色建設為中心工作,以技能特色建設為基本要求。”經過全院師生三年的探索,逐步形成我院的辦學特色。德育特色建設的目標,就是解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在我院“六個五”,即“五有、五學、五愛、五德、五能”“五具有”的德育特色理論研究成果基礎上,提煉出培育大學生“立誌為民、服務社會”為主題的德育特色,以鮮明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場為主要內容,強化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凸顯德育特色,是對我院建院以來德育特色建設成果的凝練升華。

培育我院的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是校園文化的精髓,必將對受教育者起到永久的導向作用、強烈的感染作用、巨大的凝聚作用。我院已形成了“自強不息、循序漸進”的校訓;“勤奮務實、和諧創新”的校風;“誨人不倦、引領悟性”的教風;“學思結合、知行統一”的學風;“團結一心、科學規劃、銳意進取、共創輝煌”的團隊精神;“同心同德、立德育人、以律治事、恒久發展”的德恒理念;並製定“師德規範”和“大學生行為規範”。通過對校園文化的提煉,確立了“立誌為民、服務社會、奉獻愛心、踐行責任”的核心價值觀。通過《立誌為民?服務社會》校本教材的教育教學力量,使我院的核心價值觀深入師生心靈,成為校園文化的內核,成為學院的靈魂和品牌,成為推動我院發展的內在力量和引領大學生選擇價值目標及進行價值追求的校園精神。

擁有我院自編的德育特色教材。編寫《立誌為民?服務社會》校本教材的直接目的,就是力圖有一本符合職業學院學生實際,使大學生聽得進、學得會、用得上的德育教材;通過反複的、展開的、深度的教育教學研究、實施過程,使大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洞悉做事的規律,打上科學的、高尚的德育思想烙印,以便終身受益,實現培養德智體美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目標。

歸結起來,要求遼寧理工職業學院的學生:立誌為民、服務社會,不僅在學生時代立下誌向為民、為社會服務,而且要從學生時代做起,受益終身。

我院的畢業生能為人民的事業盡心竭力、為社會的發展發光發熱,將是我們的驕傲與幸福!

編?者

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