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人道
人道主義教給我們怎樣去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它讓我們學會關愛生命和幸福,尊重他人和待人平等,有愛心、肯於奉獻。
在我們身邊,人道主義的行為隨處可見。比如,在動物園裏,管理員不讓我們用東西打鬥動物,那是讓我們愛護小動物的生命;在學校裏,老師不讓我們歧視身體有殘疾的同學,那是讓我們平等待人;老師讓我們講文明、懂禮貌,那是讓我們學會尊重他人;在舉辦文體活動時,老師讓我們不受拘束地發揮自己的愛好和特長,那是充分給我們自由;有的同學不幸患了重病無錢治療,同學們紛紛為他捐款,那是獻愛心、做奉獻。隻要你留心一下身邊的好人好事,它們都能體現人道主義的精神。
起源
人道主義是起源於歐洲文藝複興時期的一種思想體係,提倡關懷人、愛護人、尊重人,做到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的這樣一種世界觀。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又把人道主義的內涵具體化為“自由”、“平等”、“博愛”等口號。人道主義在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起著反對封建製度的積極作用。
“人”“道”
我們的祖國是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國。我們的祖先在創造漢字和將漢字組合成詞的時候,幾乎對每一個字和詞都賦予了深刻的含義。現在,我們就從構成“人道”一詞的“人”和“道”這兩個中國人非常熟悉的漢字來說起。
先說“人”
“人”字雖然是個象形字,模仿人形而構成,但為什麼模仿人的下半部分而不是上半部分呢?因為人與動物的區別除了有思想、能創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外部特點,就是我們能站立行走。以人站立的形態構成“人”字,用來代表人,不僅說明人自身要站得直、行得正,而且還有它更深層的含義。人站立靠的是什麼?是雙腿。雙腿又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互相支撐。同時進一步說明,人不是孤立生活在世上的,大家需要彼此依靠,相互支持。因為“人”字的一撇一捺,所隱喻的就是一半為自己,而另一半則為他人。同時,“人”字的一撇和一捺是高矮不同、大小不一的,又表示人類的特征是不同的,相貌、身材、能力、水平、條件、地位等各方麵都可能不一樣,但作為人的本質特征和社會屬性是平等的。高者依附於矮者而高,矮者依附於高者而壯,大者因小者而顯,小者因大者而安,彼此誰都離不開誰,誰又都不比誰絕對強哪兒去。所以,還需要大家平等相待,彼此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關心和相互幫助。
也正因此,為了使“人”字的意義進一步深化,我們的祖先又把“人”字相加起來構成了其他的字。比如,兩個“人”字加在一起,構成了“從”字。“從”是跟隨、隨從的意思,象征著人人都用心一致,緊緊相隨,人們就會思想一致,組成一支向著同一目標前進的隊伍。而三個“人”字加在一起,又構成了“眾”字。“眾”是人多的意思,表示人們緊緊地團結在一起的時候,大家就會形成一座山(“眾” 字是山形),形成一個堅強的集體。而兩個人的上麵又多了一個人,說明大家隻要在生活當中互為一體,相互寬容和諒解,彼此關心和愛護,我們就會實現人類的超越,達到人類團結、和諧和幸福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