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調兵山市曉明鎮娘娘廟村黨總支部書記張得成(2 / 2)

要想壯大村集體經濟,沒有工業是不行的。於是,他又琢磨著招商引資,這樣既能增加村民收入,又能壯大村集體經濟。幾年來,他通過找朋友、找同學、找親屬、找關係,先後引進華源汽貿、順峰汽貿、兵山冷飲、保溫材料廠、盛華管廠、亞泰水泥、遼寧中峰機械等十幾個項目,總引資額達5.4億元。如今,娘娘廟村已入駐10家企業,通過廠房出租、場地出租、土地補償等渠道為村集體創收180多萬元,並通過開展村企共建活動,每年解決300多名村民就業。

保民生?宗旨意識樹得牢

在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同時,他堅持關注民生,服務農民,積極推進農村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在他的倡議下,對沒有列入低保的60周歲以上老人,由村集體出資使其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500元,實現老有所養。同時,全力解決教育、醫療問題,認真落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幾年來,村裏出資70餘萬元,為村民繳納新農合醫保費,減輕了村民經濟負擔,全村參合率達100%。村民有突發重大疾病,除合作醫療報銷一定的金額外,村集體還負責支付未報銷金額的50%,解決了村民看病難的問題。針對村小學撤並後學生上學難的問題,每年由集體支付3.5萬元通勤費,實行統一校車接送學生上下學,方便了學生就學。幾年裏,還投入22萬元為全村農戶辦理了四種農作物保險,解除了村民後顧之憂。

在他的帶領下,積極開展訪貧問苦活動,重大傳統節日,廣大黨員集資集物對村五保戶、低保戶等困難戶進行慰問,給百姓的生活送去溫暖。他還號召30多名黨員,組建了兩支農民服務隊,經常開展清理村路衛生、扶貧幫困等活動。在村裏推行為民服務活動,建立代辦室,實行“一站式”辦公,每年為村民代辦事項500多件,深受村民的歡迎。

他時刻把村民的事掛在心上,帶頭為村內貧困戶黨員捐款,給五保戶捐衣、褲、棉被。2010年雨季,一些在采煤沉陷區居住的村民房屋出現了開裂、傾斜。他了解情況後,與大隆礦和曉明礦反複協商,由礦裏出資對危房進行加固,解決了沉陷區危房問題。為方便群眾辦理改建手續,他又與國土資源局等部門協商,把國土資源局的工作人員請到村裏集中辦公,為村民節省車費、工時費4000多元。加強村內公路建設,先後投資75萬元使村級公路沙石化,方便了村民的生產和生活。2010年,他積極向上級部門申請,爭取到安裝自來水資金13萬元,並采取集體投入、村民自籌等方式籌集剩餘資金,使自來水安裝工作順利實施,村民用上了幹淨安全的自來水。

張得成同誌以勤政為民的工作作風、踏踏實實的工作態度、傾心為民的奉獻精神帶領著村民向美好的明天邁著大步。他是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和農村幹部,但卻更是一座處處閃耀著共產黨人風采的豐碑,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娘娘廟村輝煌的明天,更看到了娘娘廟村屬於自己的“中國夢”的希望。團結築和諧,奮鬥寫輝煌。2013年3月,張得成高票連任村黨總支部書記,當時他對全村黨員、村民代表莊嚴承諾:“我一定不辜負全村百姓的信任,將繼續全心全意為村民服務,為民排憂解難,盡心盡責做好各項工作,正如詩詞中說的那樣‘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要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以前,他是這樣做的,今後,他依舊會全力踐行這個諾言,不辜負村民對他每一票的信任,做好、做強這個當家人。

情灑七裏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