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所有的公司中,除了花旗集團以外,所羅門擁有的資金最多,但往往最大的最有實力的公司最害怕突然事件的來臨。因為,在你失去信任的同時意味著你也將失去一切的合作夥伴和朋友。大家都要在極短的時間內,要走他們的所得,並希望與你不再有任何經濟關係。所羅門這家大銀行所有的負債不超過1500億美元,現在的1500億美元相當於紐約證券交易所所有掛牌公司的盈餘總和,而問題是,這1500億美元都在幾個星期內就要到期,所以我們麵臨著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我們的債主遍布世界各地,星期五或下個星期一就會有人要我們歸還1400億美元左右,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巴菲特說。
巴菲特接手所羅門的確麵臨空前的挑戰,他不僅要安撫投資人與客戶,同時還要應付刑事與民事調查,還擔心新的“炸彈”隨時可能爆炸。但事實證明,冷靜而理性的巴菲特是處理危機的最佳人選。首先,他利用媒體的作用,召開新聞發布會,非常真誠地公布所羅門公司一切真實的事情,坦率承認公司存在的缺陷和問題,尋求社會的理解。其次,他召集所羅門的管理董事會成員在世界貿易中心開會,並明確表示,所羅門一向以遊走於法規邊緣而出名,但是這種做法已經不能繼續了,他對所羅門將會麵臨巨額罰款與訴訟費表示擔憂,但也願意接受。1991年8月18日巴菲特宣布:同意固蘭佛德、史勞斯和梅立威勒等所羅門高管人員的辭職;開除負責政府債券交易的首席交易員莫澤和莫菲;任命東京的所羅門兄弟亞洲有限公司前任董事長莫漢為最高營運長,而巴菲特擔任所羅門的最高執行長。
其實,在所羅門醜聞爆發後不久,巴菲特就開除了該公司的高級律師佛斯坦,任命由畢業於哈佛法學院的丹漢擔任。
巴菲特還以真誠負責的態度,成功說服財政部長布萊第,解除數小時前才下達的暫時交易禁令,從而讓所羅門得以參加國庫券拍賣。
後來,所羅門公司最高執行長莫漢說,巴菲特任命他為執行長之前,他根本不知道。當時所羅門整個公司都快被賣光了,原來的最高執行長離開了,所羅門轉眼間流失了許多業務和資金,甚至停止了公司自己的股票交易。然而巴菲特來冒這次風險,還是源於他骨子裏對金融市場由衷地喜愛和關注。
在巴菲特艱辛的努力下,所羅門的支持力量不斷加大,與政府的關係也開始逐步緩和,客戶的信任度也得到了一定的恢複。當世界銀行和麻州等客戶開始恢複和所羅門的業務往來後,所羅門才逐漸恢複正常營運。
對於接管所羅門,巴菲特的冒險行為是值得的,而他也有著自己的理論依據。其中“與矛盾共生”理論,更適用於他這次的所羅門行動。在他看來,這次事件是很多因素作用的共同體,是眾多因素推動著局勢發生,新的矛盾中也有著新的變化,從這些變化中能夠學到和體會到不同事情運作的方式方法。
巴菲特的忠告
如果你在股市中沒有很好的表現,你就要以退為進,而不是去冒險。假如你真是要去冒險了,請注意細節,從細微處做起,我絕對不讚成冒沒有把握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