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投資理念(6)(1 / 3)

股市是一個聚集財富的地方,很多人都希望能在股市中迅速積累資本。但是作為一個真正的投資者應當明白,所謂一夜暴富的神話,是一種不健康的投資心態。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付出就想取得回報的想法是不現實的。一個好的投資者,應該像在大草原上獵食的獅子一樣,用極大的耐力等待機會、積蓄力量,在最合適的時機才露出鋒芒,發出最後一擊。隻有這樣,才能保證最大的成功率和最豐厚的收益。

巴菲特十分推崇投資大師彼得·林奇關於長期投資的一句格言:“股票投資和減肥一樣,決定最終結果的是耐心,而不是頭腦。”巴菲特自己也經常說:“耐力常常是勝過頭腦的!”巴菲特認為,很多事情在你作出了正確的判斷和勇敢的決定後,最終能不能取勝的關鍵,就在於你是否有足夠的耐力與恒心。企業的發展是一個長期漸近的進程,沒有耐心去等待無異於拔苗助長,其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巴菲特在投資股票時通常不會去關心股價一時的漲跌,他總是耐心地等待最佳的時機。他常說:“股票買入後股價下跌馬上就拋出止損,確實能起到一定的“止損”的功效,但有時卻正好相反,踏空也是很危險的。”

在1985年的年報上有一封巴菲特代表伯克希爾公司致股東的一封信,信中說,巴菲特決定投資35億美元給美國廣播公司,但巴菲特又很坦白地告訴股東們:美國廣播公司無法在短時間內盈利,希望大家不要著急,所有的股票投資,都需要時間來“發酵”。

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1991年年報致股東的一封信中說,當時該公司最新投資的一個項目是健力士吉尼斯黑啤酒(Guinness)。如果把吉列公司從特別股轉換成普通股,伯克希爾公司當年一共有7個項目的投資時間在1年以上,其中6個項目已經好幾年沒變動了;唯一變動的項目是美國聯邦家庭貸款抵押(房地美),這裏所謂的變動,也是繼續追加投資,使得持股數量進一步增加。

很多人都知道,伯克希爾公司的投資理念是以不變應萬變,把股市當作財富重新分配中心。而巴菲特相信,財富(錢)通常會從交易活躍的投資者手裏流到有耐心的投資者手裏。

巴菲特曾說:“你看一看股市投資就知道,那些買入股票後放在那裏幾年不動,好像什麼事也沒做的人,個人財富反而得到了暴漲;相反,那些非常積極、活躍的有錢人,如房地產大亨、企業家、石油鑽探大亨等,他們卻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財產一點一滴地縮水。”

巴菲特認為,作為一個投資者,無論股市如何波動,首先應該學會尋找符合自己投資理念的股票,然後無非就是要以足夠的耐心和信心等待最合適的出手機會。

從目前巴菲特公開的投資資料來看,巴菲特的長期投資的期限動輒十幾年、幾十年,而大部分的投資者是做不到在漫長的歲月裏等待下去的。在巴菲特看來,股票投資是需要極大的耐心作為後盾的,股市上任何暫時的波動都不應該動搖投資者的信念。

在華爾街上享有盛譽的基金經理彼得·林奇,有一段時間也熱衷於短線買賣,他在剛剛擔任經理的第一年,換手率高達300%以上。但隨後他發現,他應該再耐心一些,對於一些股票的持有時間應該再長一些。對於一個投資者來講,無條件的忠誠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堅守一隻股票可以帶來更多利潤的話,那麼就不應該過早地將其放棄。那些忽視市場規律,希望通過短時間的操作獲利的行為,用中國的一句成語來形容的話就是“拔苗助長”,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人們總是希望可以得到投資股市的真正秘訣,其實真正的秘訣隻有一條:用冷靜的頭腦分析,以果斷的行動出擊,然後以超人的耐心等待一個最好的時機。在這其中,耐心是考驗一個投資者成熟與否的重要的環節。如果你沒有這份耐心和勇氣去麵對股市的漲漲停停,那麼你隻算得上是一個投機者,絕非投資者。評價一個投資者的優劣標準,有的時候並不是通過頭腦,而是紀律,即耐心。

有耐心方能成大器,所謂“大器”,為人所不能。隨波逐流,淺薄浮躁的人終歸難成大器。耐心看似容易做到,但實際上這需要投資者擁有堅守的勇氣和對抉擇的自信,投資者隻有具備了這些條件,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一路向前馳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