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己心裏有苦事,就沒心思過多地開解他們,但難得孟裏兩口子都聽明白了,回去之後,一個戒了急躁,耐心指點教導;一個收斂了脾氣,處處三思而後言,雖然小日子仍有磕磕碰碰,但到底也好多了。
春天裏,賀濟禮礙著州學教授的身份,生意做得愈發艱難了,家中收益陡降,他焦急萬分,遂與孟瑤商議,想要尋個出路。孟瑤卻是胸有成竹,道:“當初分家時,我隻要後麵的園子,就是因為想到了今日。雖說你現在不能做生意,但把園子租出去,卻算不得買賣,收得的租金,再加上你每月的薪俸,應是足夠供全家人開支。咱們家又還有些積蓄,全拿出去置辦個小莊,年底過年的錢,也就有了。”
大戶人家,都以出租自家房子為恥,但賀濟禮生於鄉間,受過窮苦,卻無此種想法,聽了孟瑤的建議,深以為然,馬上喚了人來,抓緊時間封了通往後園子的門,並把園中四個小院相互隔斷,托牙儈代為出租。
因這四個小院麵積不大,所以租金不算貴,很快就全租了出去,大大緩解了家裏的經濟壓力;而孟瑤又在不遠處的城郊買下了一座莊子,天天有新鮮菜蔬送來,年底還有糧食收。這讓賀濟禮緊皺了好些日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
如今的日子,雖說比不得先前富裕,但卻比以前更踏實,更有盼頭——家裏有了田莊;每月還多了固定收益;更為重要的是,再過上兩年,賀濟禮就能踏上仕途為官,這能提升賀家門第不說,更能了卻他多年的心願。
對於孟瑤來說,最為愜意的事,莫過於二房遷居鄉下,從此離得遠,再無煩心事打擾,而賀老太太至今沒有下落,雖然賀濟禮****為此憂心,但孟瑤卻是落了個快活。
眼見得知梅也大了,孟瑤問過她的意思後,作主把她嫁給了林森,並提升林森為管事,知梅因此成了管事娘子,仍在孟瑤跟前服侍。
春末時,李氏得了個兒子,賀濟義親自來報喜,賀濟禮留他吃了個大醉,才放他回去。孟瑤心中哀愁更盛,不知賀濟禮是因為又當大伯而高興,還是思及自身至今無子而借酒消愁。
炎熱的夏季轉眼到來,賀府沒了後園子乘涼,賀濟禮很是自責,認為是自己無能,才讓孟瑤受這個罪。但孟瑤卻不以為意,笑吟吟地出主意道:“咱們如今有莊子,豈不比後園子更涼快?”
賀濟禮隻在小時候租種過別人家的田地,從未想過自己也能當上一莊之主,聞言很有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自豪感,當即命人套車,帶了孟瑤和小囡囡,到莊子裏納涼去了。
他們到了莊子,見了那綠油油的菜地,整整齊齊的稻苗,直覺得神清氣爽,暑氣頓消。小囡囡還沒到過鄉下,更是歡喜得緊,跟幾個莊戶的孩子頑得不亦樂乎。
他們在莊上住了兩三日,家裏來人,稱賀濟義請他們去鄉下吃滿月酒。此時賀濟禮假期將過,本打算隻送賀禮去的,但報信之人卻道:“聽說賀老太太回來了,二少爺請大少爺務必要過去一趟呢。”
賀濟禮雖說怨著賀老太太,但到底是親娘,哪有不想念的,聞言馬上回城,到州學續了假。孟瑤帶著小囡囡,落後他一步坐轎子回城,無精打采地準備賀禮。賀濟禮看在眼裏,還當她是因為賀老太太回來才不高興,遂勸了她幾句“百事孝為先”,又道:“橫豎她還是跟著濟義一家過活,鬧也鬧不到你跟前,你愁甚麼。”
孟瑤心中苦悶,又豈是因為這個,但她不願賀濟禮知曉,隻仰頭勉強一笑,掩了過去。
備好賀禮,滿月酒的日子也到了,賀濟禮命人套了兩輛車,自己和孟瑤帶著小囡囡坐一輛,跟去的奶娘丫頭婆子坐一輛,另有幾名小廝騎馬護衛,一行人浩浩蕩蕩朝鄉下去。
他們到時,賀濟義家門口已坐滿了客人,賀濟義穿著新衣,正笑容滿麵地穿梭在各張桌子間,他聽到馬匹嘶鳴,抬頭看見賀濟禮一家,不禁一愣,自言自語道:“不是說他們窮到出租房子了麼,怎地還這樣大的排場,難道外頭是謬傳?”(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